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13课时)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
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若干、小棒3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小华投中了12个圈,小雪投中了7个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多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五、教学板书:
十几减9
有15个气球,卖9个,还有几个? 15—9=6
小华投中了12个圈,小雪投中了7个圈,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比较算式
12-7=5
教后反思:1.本节课计算十几减9有“破十法”“想加算减”等方法,学生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算法外,更要关注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算法。
2.这节课的重点是“想加算减”这种计算方法的探索,从导入出示9加几等算式入手,力图突破这个难点,但是从整节课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还是利用“破十法”,我想可能是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得不熟练,所以感受不到这种方法的方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