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评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平顶山高一检测)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 )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反映牛对耕农、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能说明当时已掌握牛耕技术,但并不能说是开始出现,B项排除;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题干只能说明牛耕在农业中的地位,无法说明农耕经济的地位,D项排除。
2.(2019·山西学业水平测试)《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 A )
A.精耕细作的特点 C.自给自足的特征
B.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 D.租佃式的经营方式
[解析] 通过“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来增加土壤的肥力,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范围,故选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
3.(2019·九江高一期末)据《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低),所以进退为评。”材料记载的耕作工具被称为( D )
A.耦犁 C.翻车
B.耧车 D.曲辕犁
[解析] 材料“辕之上又有如槽形”说明是曲辕犁,D项正确;A项是西汉时期二牛抬杠;B项属于西汉时期播种工具;C项是灌溉工具。
4.(2019·长春高一检测)据记载,宋代时,“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说明小农经济( C )
A.具有保守性
B.缺少防灾意识
第 1 页
C.具有脆弱性 D.具有自给自足性
[解析] 根据材料“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可知,水灾过后,小农经济破产,骨肉相食,这体现了小农经济下对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弱,具有脆弱性的一面,故C项正确。
5.(2019·新乡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中实际包含着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致命因素”,这是因为自然经济( B )
A.完全排斥商品市场的存在 B.自给自足的特性不利于商品交换 C.导致出现大量自由劳动力 D.自身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经济形态
[解析] 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进行商品交换也能生存,这导致商品市场狭小,但不是完全排斥;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使得自由劳动力缺乏;其自身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经济形态。故选B项。
6.“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D )
①农业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③发展农业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④农业技术的提高是农民致富的关键
A.①② C.②④
B.③④ D.①③
[解析] 由“与夫……皆取具焉”可知,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①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由“生民之业,莫重焉”可知,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可以稳定社会秩序,从而巩固封建统治,③正确。故D项正确。
7.(2019·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A )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A项是青铜器;B项是丝织品;C项是牛耕图;D项是瓷器,故选A项。
8.(2019·武汉高一期末)《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D )
第 2 页
A.政府不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解析] 材料中这种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思想,直接扼杀了手工业者创新的积极性,故选D项。A项违背史实;B、C两项不属于直接影响。
9.(2019·芜湖高一联考)唐人《茶瓯》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该诗歌描述的对象是( B )
A.越窑白瓷和邢窑青瓷 C.越窑青瓷和邢窑粉彩瓷
B.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 D.越窑粉彩瓷和邢窑青瓷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由材料信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瓷)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越窑和邢窑,它们分别以盛产青瓷和白瓷著名,故选B项。
10.(2019·海口高一期末)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有可能产自( A )
A.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解析] 依据题干“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贵族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农民个人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在市场流通,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投放市场,供民间消费,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方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1.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B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C.资本主义的萌芽
B.商品经济的发展 D.民营作坊工人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正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官营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才为民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资本主义萌
第 3 页
芽打下了基础。
12.(2019·娄底高一检测)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与这种繁荣景象相关的因素是( A )
A.产生职业商人 C.集镇夜市兴旺
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D.形成大的商帮
[解析] 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与这种繁荣景象相关的因素是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故选A项;当时实行工商食官制度,工商业由官府垄断,夜市兴旺开始于唐宋时期,形成大的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因此排除B、C、D三项。
13.(2019·银川高一检测)宋真宗时因“京师衢巷狭隘”,加以开广。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因而到宋徽宗时候,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反映出当时( C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C.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B.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D.官府不再监管市的交易
[解析] 根据“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结合所学知识,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C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宋朝仍然推行抑商政策,排除B项;宋朝官府只是放松了对市的监管,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4.(2019·郑州高一期末)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了两项政策,一是取消轮班匠制度,二是推行“一条鞭法”,前者使工商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赀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 C )
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被抛弃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工商皆本”的思想被社会接受
[解析] 降低商税不能体现商人地位的提高,实际上古代中国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较低,故A、B两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错误。材料中政策的实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资金等条件,C项正确。
15.(2019·武汉高一期末)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
第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