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以“靶心理论”为指导,建立新型单耗标准体系

浅谈以“靶心理论”为指导,建立新型单耗标准体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3:33:19

浅谈以“靶心原理”为指导 建立新型单耗标准体系

一、 现阶段单耗标准体系简析

我国很早就有了加工贸易的雏形。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改革开放30余年,伴随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着,我国的加工贸易也日趋规模化、成熟化,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

(一)单耗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及单耗管理的意义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加工贸易的经营生产方式特殊,其“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管理的核心是对保税货物的监管。通俗的说就是要管理进多少原料、出多少成品的问题,也就是单耗的范畴。

单耗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加工单位成品所耗用的料件量,单耗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

2009年7月17日,总署加贸司张皖生司长在部分海关加贸系统综合治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单耗管理是加

工贸易保税监管的基石和核心,在海关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等同于价格、归类、原产地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在《关税税则》的8000多个税号中,有4000多个开展加工贸易,初步估算,全国海关的平均单耗如高报一个点,税收将会流失50多亿元。

由此可见,单耗在保税监管中占有重要地位,单耗管理在海关加工贸易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单耗标准的由来

《海关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加工贸易制成品单位耗料量由海关按照有关规定核定。”国办发[1999] 35号文件第八条规定“由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国家工业局制订并分批公布全国统一的加工贸易进口商品单耗定额标准,作为审批、监管核销进出口料件数量的依据。”

2001年7月5日,《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冷藏集装箱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署税发[2001] 295号)》的下发,标志着单耗标准的正式出台。 (三)现行单耗标准体系的局限

现行单耗标准体系沿用了十余年,在加工贸易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政策,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技术进步和公平竞争,便于商务主管部门

审批、海关有效监管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加工贸易发展形式的不断变化,随着海关业务量的急剧增长和监管难度的迅速增大,应该说现行单耗标准体系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具体表现在:

1、单耗标准

加工贸易商品繁多与单耗标准数量不足的矛盾;截至2011年2月,已公告在执行的单耗标准为321项,涉及商品编码(8位)730个。目前有加工贸易出口统计的商品编码4685个。由此得出单耗标准覆盖率为15.58%。此覆盖率的数值并不高,难以满足现场监管需要。

现场监管实际情况复杂与单耗标准刚性执行的矛盾;现场对单耗标准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备案、申报、核销环节。企业申报的规范程度对单耗标准的执行情况有很大影响,如果企业申报不规范或采取改变商品名称、改变商品规格等方式故意逃避单耗标准管理,都会对单耗标准的命中率产生影响。此外,单耗标准是经海关总署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联合公告下发的,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强制执行的。但在有限的篇幅内,又无法对某一类商品的所有规格型号全部制定单损耗标准,这就会造成对某些特殊型号商品的“误伤”。例如西服类单耗标准规定了普通生产方式常规款式的单耗,但在执行过程当中发现,北京某企业采取量体裁衣的特殊生产方式,单耗数据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上海

某企业专门为日本相扑运动员生产的西服,其单耗数据远远大于单耗标准规定值。

加工贸易商品变化迅速与单耗标准制定周期长的矛盾;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也大大缩短,导致某些单耗标准刚刚出台,其所对应管理的商品就已经不再大批量生产,使该单耗标准的作用大大减弱。而单耗标准的刚性执行,又要求其制定过程要严格、严肃、严谨。一项单耗标准的出台,要经过立项、审批、制订、函审、会审、整理、公布等多个环节。这就造成了商品生命周期和单耗标准生命周期不能很好的吻合。

2、单耗参数和单耗个案

单耗参数覆盖率与参数制定效率的矛盾;单耗参数的优势在于其覆盖面广、更新迅速,但由于目前单耗参数制定还都处于人工筛检基础数据,制发单耗参数的阶段,造成单耗参数制定效率不高。制定的单耗参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监管的需要。

单耗个案的灵活度与执法风险的矛盾;单耗个案的处理,为单耗管理中的特殊情况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通路,但也应看到,单耗个案的处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执法风险,容易造成执法标准不统一、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风险。

可见,虽然先行单耗标准体系对单耗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其自身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建立新型单耗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浅谈以“靶心原理”为指导 建立新型单耗标准体系 一、 现阶段单耗标准体系简析 我国很早就有了加工贸易的雏形。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改革开放30余年,伴随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着,我国的加工贸易也日趋规模化、成熟化,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 (一)单耗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及单耗管理的意义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加工贸易的经营生产方式特殊,其“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管理的核心是对保税货物的监管。通俗的说就是要管理进多少原料、出多少成品的问题,也就是单耗的范畴。 单耗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加工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