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资料
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资料
1.“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3.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13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9.国家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加快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1)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交流和对外开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投资软环境;(3)有利于树立城市良好形象;(4)不仅有利于城市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也将对周边地区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
10.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四大重点领域、作用、目标:党政机关—龙头作用;教育系统—基础作用;新闻媒体—榜样作用;公共服务行业—窗口作用。目标是:普及普通话,规范使用汉字。
1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共10分;(2)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共20分;(3)朗读短文(400个音节),共30分;(4)命题说话(3分钟),共40分。
13.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完全采用口试方式进行;两名省级以上测试员同时记录、打分;全程录音,录音带与成绩册一同上交省测试中心;省测试中心抽查复审确认后颁证。
15.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划分(三级六等): 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92-96.9
1
分为一级乙等; 87-91.9分为二级甲等;80-86.9分为二级乙等;70-79.9分为三级甲等;60-69.9分为三级乙等。
14.对国家公务员、教师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哪一年以前出生的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使用普通话?——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
16.推广普通话是要消灭方言吗?——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会说方言的公民,还要会说普通话。
17.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18.“不规范字”有哪些?——(1)繁体字,如:賓館(宾馆)、說錯(说错);(2)已淘汰的异体字,如:羣(群)众、奖盃(杯)、犇(奔)跑;(3)已停止使用的“二简字”,如:歺(餐)厅、下彐(雪)、兰(篮)球;(4)错别字,如:寻物启示(事)、吉详(祥)、开消(销)、撕杀(厮)。
19.在哪种情况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中的手书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者消灭繁体字、异体字,也不是要求在所有的场合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而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
2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 21.什么是《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经由国务院专业委员会审订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用于拼写我国汉语普通话的一套拼写字母和拼写规则。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22.汉语有多少种方言?——汉语有七大方言,即:⑴北方方言;⑵吴方言;⑶赣方言;⑷湘方言;⑸闽方言;⑹粤方言;⑺客家方言。我市属于北方方言区。
23.容易读错的词语:贲bēn门,冰雹báo,饱嗝g?,晕yùn车,嫉jí妒,结束shù,暂zàn时,包扎zā,阿ē弥陀佛,自怨自艾yì,一暴pù十寒,参差cēncī,无声无臭xiù,审时度duó势,自给jǐ自足,咬文嚼jiáo字,模mú样,心广体胖pán,博闻强识zhì,茅塞sa顿开,不着zhuó边际,丢三落là四,草菅(jiān)人命,瞠(chēng)目结舌,情不自禁(jīn) ,面面相觑(qù) ,乳臭xiù未干,否pǐ极泰来,暴虎冯píng河, 姓郝hǎo,琴弦xián,膝x
2
ī盖,人参-人生; 渡江-豆浆,砸烂-杂乱,尝胆-长短,男女—褴褛,恼怒-老路,商业-桑叶,茄子-瘸子。
24.容易写错的词语:穿流不息(川),百战不贻(殆),暗然泪下(黯),绝不罢休(决),半途而费(废),哀声叹气(唉),喝采(彩),翱游(遨),更叠(迭),商恰(洽), 沾辱(玷),陷井(阱),明片(名),肖象(像),膺品(赝),爆发户(暴),照像机(相),名信片(明),甘败下风(拜),报仇血恨(雪),兴灾乐祸(幸),披星代月(戴),委屈求全(曲),混然一体(浑),既往不究(咎),情景交熔(融),默守成规(墨),再接再励(厉),自行其事(是),迫不急待(及),防碍(妨)。
25.容易写错笔顺的偏旁或汉字:忄:点、点、竖;爽:横、两边的“爻”、中间的“人”;乃:横折折折钩、撇;必:点、卧钩、点、撇、点;癶:横撇、点、撇、撇、捺;匠:横、“斤”、竖折。
26.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27.《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声调符号、隔音符号共同5部分。
28.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秦始皇时期。 29.直到今天,楷书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汉字标准字体。 30.秦始皇用小篆字体统一了汉字,达到“书同文”。 31.先秦秦时期流行于各地的通用语称为雅语。 32.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是《中华字海》。
33.《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明的汉字字典。
34.汉字形体从甲骨文发展至今经历了数次演变,隶书是古今字体分水岭的早期汉字形成。
35.汉字的基本笔画有5种,即:横、竖、撇 、点、折。 36.汉字是意音文字。
37.《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 3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意的工具。
39.国家于1996年颁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40.汉语普通话共有400个基本音节。
3
41.目前世界上共142部宪法中有83部宪法规定了国语或官方语言。 42.规范汉字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该表共收简化字2235个)
异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稿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该表实际淘汰异体字1027个)
字形以198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该表共收字7000个)
更改的县以上地名生僻字以1955年至1964年国务院分九次公布的为准。(共更改地名生僻字37个)
更改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以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稿委员会和表决标准计量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为准。(该表淘汰了旧译名中的20个复音字、生僻字)
43.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什么?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44.我国现在有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比较多,有的民族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在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的情况下,民族内部的交际大都使用汉语或其他互相懂得的语言。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
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左右。
45.“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哪一年写进宪法的?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6.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是什么?普通话水平证书全国通用吗?
普通话水平测试(缩写为PSC)是在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的统一标准和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测试。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