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版》复习学案
《活版》复习学案
主备:袁红英 辅备:曹军
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2、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理解活版印刷的工作流程和活版的特征“活”。 复习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作者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的坐标”。
2、重点字词解释
板印 已后 火烧令坚 和纸灰之类冒之 铁范
持就火炀之 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旋刻 文理 兼 燔土 用讫 再火令药熔 拂之 殊不 3、一词多义:
(1)为 (2)就 (3)火 (4)帖
4、重点句子翻译。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4)、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5)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6)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7)、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8)、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9)、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二、课堂探究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活版印刷的步骤是怎样的? 答:程序顺序,刻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
2、本文抓住活版印刷的什么特征来说明的?文章的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个特征?
答:活;“又为活版,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做法是活的。
3、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答:“薄如钱唇”打比方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作比较、列数字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举例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
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作比较 三、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 ) 2、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5、文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
6、交代发明者毕升的身份为平民,有何作用?
答: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7、活版印刷要注意哪些事项? 8、活版印刷有哪些优点?
《口技》复习导学案
主备:袁红英 辅备:曹军
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3、复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复习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2、解释加粗的字。
会宾客 施屏障 但闻 满坐 惊觉 呓语 夫叱 毕备 意少舒 中间 曳屋 两股 几欲
3、一词多意
(1)坐 (2)乳 (3)绝 (4)指 (5)名
4、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解释。
5、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课堂探究
1、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请简要概括。
2、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 )和( )相结合。而对口技艺人技艺高超的烘托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3、 找出描写听众反应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所起的作用。
4、课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练习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毕业典礼 B.毕生精力 C.丑态毕露 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名其妙 B.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3、“京中有善口技者”一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4、第二段描绘口技表演者的声音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5、第四段中的七个“声”字和五个“百千”有何表达效果?
6、作者是如何赞口技表演之“善”的?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学案
主备:袁红英 辅备:曹军
复习目标:1、积累重点词及句子的翻译;
2、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珍惜现在的优越条件刻苦学习; 3、学习对比手法。
复习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初 家。序,文体名,本文是篇 ,属临别赠言,宋濂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
2、解释加粗的字词。
嗜学 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 走送之 逾约 加冠 患无硕师 尝趋 先达 叩问 填其室 援疑
质理 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 卒有所闻 至舍 持汤 沃灌 以衾拥覆 日再食 腰白玉之环 烨然若神人 緼袍敝衣 裘葛之遗 冻馁 非天质之卑 谒余 以为贽 色夷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 同舍生皆被绮绣 (3)与之论辨 4、句子翻译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四..展现自我,理解文意(必答题)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5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开放·拓展(抢答题)
1解释加点的词。并根据意思写一个成语。
(1)持汤沃灌 成语 (2)右被容臭 成语
2、搜集刻苦求学的成语故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