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2)(1)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2)(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4:54:52

调节血液相对稳定了,故调节能力中等;丙种海蟹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维持平衡,高于正常海水浓度时,也能调节血液浓度的相对平衡,说明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 二、双项选择题

10.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

A.b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a中细胞种类最多 答案 AB

解析 由图中箭头判断,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三者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A正确;血浆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消耗氧气,B正确;c组织液中含有多种信息分子,包括激素等,但不含消化酶,消化酶在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中,C错误;组织细胞3种类最多,D错误。 1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答案 CD

解析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12.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2-

2-

A.①②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③④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21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AD

解析 ①②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③④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同时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内环境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三、非选择题

13.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

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运输,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____________。根据细胞特点和HCO3的含量,可推测HCO3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最后扩散到__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由于红细胞内__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答案 (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3)空间结构 组织液 (4)水分子 Cl(离子)

解析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于有氧呼吸。(2)据图,HCO3来自碳酸的分解,所以CO2进入红细胞后,HCO3数量增加。再根据细胞内外HCO3的浓度,可知其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H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促进氧气释放并扩散至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4)据图可知,由于水的消耗和Cl的进入,红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14.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

“语言”。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22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系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和________细胞。 (2)乙是由________分泌的,调控其分泌的结构是______,该结构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架起了“桥梁”。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__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免疫 记忆 (2)垂体 下丘脑 (3)神经递质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 (1)分析图可知,①为免疫系统,B细胞增殖、分化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乙为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而垂体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控。(3)当人紧张时,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作用于肾上腺细胞,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5.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Na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

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加入25 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0.1 mol/L的盐

酸、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 (2)①清水 清水中加盐酸后,溶液pH应下降

23

②对照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 (3)加入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解析 (1)根据探究问题及实验材料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缓冲液是由弱酸强碱盐组成的,具有缓冲作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而探究的问题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据此可推出该实验中血浆组是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2)根据坐标曲线分析:①清水组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符,清水中加入HCl溶液后,溶液pH应由7下降;②血浆组和缓冲液组的曲线走势相同,说明二者的功能相似,都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作用。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调节血液相对稳定了,故调节能力中等;丙种海蟹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维持平衡,高于正常海水浓度时,也能调节血液浓度的相对平衡,说明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 二、双项选择题 10.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b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a中细胞种类最多 答案 AB 解析 由图中箭头判断,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三者中血浆的蛋白质含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