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2)(1)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 ]____________部分的液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
(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7)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 ]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_____。 (8)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 (2)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③中蛋白质较少 (3)7.35~7.45 缓冲 (4)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pH (5)③ 组织液 水肿 (6)⑤ 红细胞 基因突变 (7)② 增大 (8)小 机体内供氧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17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D.①②③⑥⑦⑧
C.①②③⑦⑧ 答案 A
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递质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喝牛奶和口服药物(进入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进入内环境中。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 D
解析 饮水不足,通过调节维持体内水平衡,属于机体正常的调节过程,而不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A错误;缓冲体系只是内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主要组成体系,B错误;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才是稳态,C错误。 3.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 )
+
+
-
2-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
18
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 4. 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红蛋白含量直接相关 C.血红蛋白发生变性后,其运输氧的能力不受影响 D.形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 答案 A
解析 铁是血红蛋白合成所必需的,人体缺铁就不能正常合成血红蛋白,A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会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的是血浆蛋白,B错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血红蛋白变性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C错误;形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错误。
5. 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答案 D
解析 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都可以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故B正确;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分、血浆蛋白、无机盐等,其中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的含量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但在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下,血浆pH维持在7.35~7.45,不会出现显著下降,故D错误。 6. 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细胞代谢紊乱 C.体温升高 答案 A
解析 内环境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紊乱。
7.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间关系如图所示。指出图中哪个箭头是错误的
( )
( )
( )
B.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D.血糖浓度降低
A.①中性粒细胞
B.②组织液
19
C.③水 答案 D
D.④Na
+
解析 从图可知,①是从血浆渗出形成组织液,中性粒细胞通过变形,可以从毛细血管的血浆中出来;②是组织液回渗形成血浆;③是从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淋巴;④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所以毛细淋巴管中的Na不能进入组织液。
8. 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C.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以判断,①是淋巴,②是细胞内液或细胞,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流经的组织细胞会消耗氧气,B正确;组织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能进入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反向回流,C错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错误。
9. 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测得它们血液浓度的变
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甲种海蟹在海水浓度较低时还能维持血液浓度,但海水浓度稍微高一点就不能
20
B.①③ C.③④ D.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