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探索规律》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探索规律》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观察、分析、想象、交流,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第n个物体或图形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经过同桌合作,拼摆图形,观察计算等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推理验证的思维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3、渗透数形结合,对应等数学思想。
4、让学生获得探索图形规律的基本经验和学习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如何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计算等学习方法,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了解图形中的“周期性”变化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计算出第n个图形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图形的“周期性”变化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确定第n个物体或图形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一、通过猜一猜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学生观察,猜猜接下来的会是什么图形?(抽3名学生回答)
生回答:第一个图接下来的是2个绿色的圆。第二个图接下来的是3个△。第三个图形接下来的是4个圆。
师质疑:你们很快就猜出了接下来的是什么图形,那你们猜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1:第一个图是按2个红色的圆和2个绿色的圆重复排列的; 生2:第二个图是按3个△、3个□依次排列的;
生3:第三个图是△的个数不变,圆的个数每一次比前一次的圆的个数增加1个,所以第4个△的后面该是4个圆。
师:给与学生肯定及鼓励。
师引导学生:这些图形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所以我们能很快猜出接下来的图形是什么。但是你们 能很快猜出如第一组中的第16个图形、20个图形是什么吗? 2、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不知道没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第n 个物体或图形是什么的方法。
(板书:探索规律)学生齐读课题。 3、提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1)、通过摆一摆、观察、分析、想象,探究图形“周期性”变化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确定第n个物体或图形所代表的是什 么 物体或图形。
(2)、能经过同桌合作,拼摆图形,观察计算等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我们的归纳、概括、推理验证的思维能力。
(3)、了解数形结合,对应等数学思想。 活动2【讲授】探索周期律规律 二、探索周期性排列的规律。 1、摆一摆,说一说。
○△△□ ○△△□ ……
数学活动课上,小华将一些图片按 照1个圆,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的顺序摆成一排。你知道第16个摆的是什么图形吗?
(同桌一起按要求摆图形,然后分析、交流、计算)
学生汇报: 16÷4=4(组)
答:第16个图形是□。 师引导并总结:
像这种○△△□ ○△△□......图形中,按照○△△□四个图形一组重复出现的这种规律就叫周期性排列规律。 ○△△□这四个一组就是一个周期。再比如0,1,2,0,1,2,0,1,2……就是按照0,1,2三个数重复出现的,这也是周期性排列问题。(板书:周期性排列) 下面,我们继续运用周期性的排列规律来解决问题。
活动3【活动】根据周期性排列规律进行计算 2、说一说,算一算。
○△△□ ○△△□ 。。。。。。
按照1个圆,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的顺序摆成一排。那你知道第100个摆的是什么图形吗? 第101,102,103,104个呢?
(学生先同桌说,再计算。) 生汇报:100÷4=25
(组) 答: 第100个摆的是正方形。 101÷4=25(组)。。。。。。1
(个) 答: 第101个摆的是圆形。 102÷4=25(组)。。。。。。2
(个) 答:第102个摆的是三角形。
103÷4=25(组)。。。。。。3
(个) 答:第103个摆的是三角形。 104÷4=26
(组) 答:第104个摆的是正方形。 师: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我发现第n个图形跟计算结果中的余数有关,余数是几,第n个图形就是一个周期中的从左往右数的第几个图形,余数为0时,第n个图形就是周期中的最后一个图形。
师:引导学生再观察,验证上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渗透数形结合,对应的数学思想。(板书: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对应) 师小结:
像这样运用图形的周期性排列规律来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比较简单,同学们只要在解决图形的问题上多思考,多找规律,就很容易解决问题。
活动4【练习】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课堂练习一:
课件出示:这串气球的第1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第39个气球是什么颜色?(气球按2个红色4个蓝色依次排列)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抽2名学生回答) 2+4=6(个) 18÷6=3(组)
39÷6=6(组)……3(个)
答:第18个气球是蓝色,第39个气球是蓝色。
师:2个同学回答得真好!在解决问题时,关键要数清楚一个周期里共有几个图形,再计算。(课件演示:2个红色和4个蓝色1气球圈起来为一个周期的过程) 2、课堂练习二:
课件出示:在下列方框中,按要求填合适的字母或图形。
教师课件演示圈一组个数的情景,学生再计算。同桌检查。再汇报。 12÷3=4(组) 30÷4=7(组)……2(个) 师:还有问题的同学请提出来。 3、课堂练习三:
课件出示:观察下面图形排列的顺序,找规律。第18个是什么图形?第99个呢? 18÷4=4(组)……2(个) 99÷4=24(组)……3(个)
答:第18个图形是正方形,第99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抽学生说出规律,再计算。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学习的探索规律活动有趣吗?好学吗?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周期性”排列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利用数量关系式:总个数÷每一个周期的个数= 组数|……几(余数)。很快算出第n个图形是什么。
注意:
1、余数是几,每一个周期中对应余数几的图形就是第n个图形;
2、没有余数(余数为0),那第n个图形就是每一个周期中最后一个图形。 活动5【测试】能力提升 4、能力提升:
小倩有一串彩色珠子,按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排列。第10颗黄珠子是从开始数起第几颗?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算法:
教师提示:一个周期有几颗珠子?黄珠子在每一个周期里是从左往右第几颗?第10颗黄珠子应该在第几个周期里面?
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第10颗黄珠子应该在第9个周期里的第2颗。
方法一: 方法二: 10-1=9(组) 10×5-3=47(颗) 9×5+2=47(颗)
答:第10颗黄珠子是从开始数起第47颗。
活动6【活动】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
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周期性”排列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利用数量关系式:总个数÷每一个周期的个数= 组数|……几(余数)。很快算出第n个图形是什么。 注意:
1、余数是几,每一个周期中对应余数几的图形就是第n个图形;
2、没有余数(余数为0),那第n个图形就是每一个周期中最后一个图形。 活动7【作业】探索规律 同步练习第43页的1~5题。 活动5【活动】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知识?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活动6【作业】 五、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1~5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