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心理学练习题 参考答案
给予信号,如教师举目凝视分心的学生,同学变化语调语气或忽然停止言语,或作出特定手势、摇头示意等。2、提出问题,教学结合教学内容面向全班学生提问,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3、特殊安排,教师针对有可能分心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任务或安排不同的活动。4、表扬与批评,通过表扬专心听课的学生来促进分心学生自动转入听课状态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6、维果茨基提出的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表现为哪些方面?P1001、心理活动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能。3、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高级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三、材料分析题
1、皮亚杰曾做过一个实验: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倒入同样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杯水倒入另一个较高且细的杯子中,然后问儿童这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结果发现,3~6岁的儿童大多数回答细高杯子中的水比较多,而7岁以上的儿童则回答两个杯子中的水一样多。 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儿童认知发展分别处在什么阶段,具有哪些特点。PP91-94 所用的心理学知识点,一、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到6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7岁以上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二、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思维相对的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刻板性。三、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如下特点: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完成守恒任务;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能完成序列化的问题;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掌握了群集的概念。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略)
2、小学教育专业的林同学去小学见习的第一天,到三年级教室听课,王老师上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王老师导入新课时,呈现的是在公园游玩的情境,给两个小朋友平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通过讲解平均分蛋糕引出“一半”在数学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让学生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分数的表示方法,然后要求学生折纸表示
14,通
过“用分数表示下面几何图形的涂色部分”和“看分数、涂颜色”反复进行练习。林同学觉得分数概念并不难,老师用不着这么费劲,直接告诉学生分数的定义和写法就行了。 请你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给林同学分析王老师这样进行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3、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利用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了识记同一材料在不同时间内重学时的保持量,他的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人类的记忆有什么规律?据此,如何提高记忆效果?P132-13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过程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一段时间内,遗忘的速度比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不在遗忘,即“先快后慢”;据此,我们在识记后要有规律的复习,复习时也是要先从频繁间隔的复习到牢记。
5
第5章 小学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选择题
1、内部言语是与逻辑思维、独立思维、自觉行动相联系的一种高级言语形态。下列哪一点不能反映出内部言语的特点。( B )
A、语音的隐蔽性 B、情境性 C、片段性 D、简略性
2、识字是小学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感知阶段,识字的中心环节是( C )。 A、读准字音 B、掌握字形 C、理解字义 D、学会组词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相互作用论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主要观点。P174
2、简述认知相互作用论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主要观点。P173 1、语言是儿童的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现象或符号特征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2、认识结构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3、个体的认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6章 小学儿童的智力与学习
一、选择题
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有两种智力,其中先天的、神经性的,是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是( B )。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一般智力 D、特殊智力
2、农丽接受了一次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结果显示她的智商为108。她的智力这属于( B )。 A、迟钝 B、 中等 C、智力 D、极优秀 二、概念题和简答题
1、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较,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有什么特点?P198-199 1、多元智力理论扩大了治理概念的外延,把传统上不算作智力的一些能力都纳入和智力的范畴,如音乐智能。2、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这8种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例如一个人可以有突出的音乐智能,但在数学方面却十分无能。3、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在某种情况下,多种平庸智力的组合将胜过仅有一种特别发达的智能。
2、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类的智力有两类,它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曲线,如图,请指出图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哪种智力,各有什么发展特征。P197 A指的是晶体智力,B指的是流体智力;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而变化,在14岁左右时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晶体智力的衰退很慢,它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能够保持,而且还能有所增长,一般到60岁左右才开始缓慢衰退。
3、简述韦克斯勒和塞斯顿等人提出的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P204-205 一般趋势是,感知能力,特别是反应速度,测试表明达到高峰和开始下降的年龄都较早,而较为复杂的推理能
6
力发展较晚,下降的年龄也较晚。
第7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属于( A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2、李红看到前面的老人突然摔倒,想上前扶老人又担心老人误会为是被自己碰倒的。这种内心冲突属于( C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3、“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矛盾是( B )。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4、、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称为( A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意志
5、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称为( B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意志 二、概念题和简答题
1、移情P340 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能力。
自我控制P277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2、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P242 1、经常帮助儿童全面分析和提高自我认识,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2、教育小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适时地教给儿童调控情绪的策略和手段。如听音乐、宣泄、转移注意力等。 3、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P251-253 1、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力。3、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提高小学儿童的耐挫力。4、创设困境,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8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某学生精力旺盛、行动敏捷、思维灵活、鲁莽冒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A )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4、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面临的发展危机是( C )。 A、主动对内疚 B、自主对羞怯 C、勤奋对自卑 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7
5、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D )。
A、能力 B、气质 C、态度 D、性格
6、根据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中的“超我”的行事遵循的是( D )。 A、快乐原则 B、伦理原则 C、现实原则 D、至善原则 二、概念题和简答题
1、社会化P257 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自我控制P277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2、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受欢迎儿童通常具有哪些特征?(课堂上讲过)
3、你认为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儿童的哪些性格?请按重要性降序列出五个,并说明理由。(课堂上讲过) 三、材料分析题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北大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某企业家的故事,企业家的一个家境较富有的同学,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但从来没有和同学分享过他的苹果。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他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但后来大家一商量,没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第二个故事是俞敏洪自己的故事,他大学的时候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和打开水。过了十年,当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希望找合作者,他就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找大学同学。当他的同学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回国时,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这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谈谈性格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P258
答案要点: 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人的性格对个体为人处世方式的影响,从而导致个体的事业影响。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在个性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核心意义。这是因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总是和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本质特征方面的区别,具有评价意义。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因而也会影响个人学习和事业的成败。(结合材料进行相应分析)
第9章 小学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一、概念题:
性别角色认同:P297从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某种性别模式的过程,叫做性别角色认同。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