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西藏林芝地区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西藏林芝地区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分值:30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13.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4.《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 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 ,“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5.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和 “事后诸葛亮”需要( ) ①成为精神力量,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把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④
16.光线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但在通过某些透明介子时,比如水或者玻璃,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但这种减速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而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晶体作为介子,将光“拘留”在内整整持续一分钟。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 C.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D.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物质运动的
17. 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娴熟地烹制菜肴。因此,有人说电脑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
①意识不仅仅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②意识是人脑的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枢的外棺和内棺之间的金器全部被提取出来,总共出土金器378件。其身价之丰厚远远超出历史记载和专家的预料。被成为“汉代考古之最”,这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通过考古能够追溯过去。这说明( )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9.新时期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部分先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多个阶段的尝试,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大数据技术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质量改进等教育全过程。这说明( )
①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 “有手的没眼,有眼的没手”,基层工作者常常抱怨,“最终统统落在街道、镇身上,而体制上条块分割:谁都能管,谁都只管一段,结果谁也管不好,问题久拖成顽疾”。“行政孤岛”现象警示管理者( )
A.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B.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C.要立足整体,注重系统的优化 D.整体功能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22.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一文中,提出:“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下列古语与所蕴含辩证法哲理相对应的是( )
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
A.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决定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行,又要注意客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38.材料一: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材料二:合肥市某中学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和谐安徽”为主题,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査阅资料、上网等途径收集到: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切实把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协调推进。为此,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结合材料(一),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2分)
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对构建和谐安徽措施的认识。(14分)
39材料一.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节约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二: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变得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归属感缺失、幸福感下降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结合材料一:请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12分)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14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