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好仁不好学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12:29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设计人:曹文侠 审核人:王晓东 完成人: 编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本的大意,进一步巩固文言词语和句式;领悟孔子的学习观。 2、过程与方法:以诵读的方法贯穿始终,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和诵读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和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把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点拨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使学生深入了解孔子的“好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和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及师生对话,使学生领悟孔子关于“学”的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正确认识孔子的学习观,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

2、 领悟孔子“学”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品读法 3、合作探究法 4、点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清除疑难字词,初步感知选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文题解读】

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 这句话说明孔子是十分重视学习的。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二、自主预习

1、反复阅读11则选文,在课本空白处逐字逐句翻译,并勾画出翻译中的障碍。 2、学科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尝试概括每则文意。 三、课堂检测

解释下列词语并完成练习册p41基础梳理

(1)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民不偷 ( )

贤贤易色( ) ( ) ( ) 居!吾语女( )( )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 ) (2)翻译并背诵下列句子 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 3、不迁怒,不贰过

4、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5、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二课时

设计人:曹文侠 审核人:王晓东 完成人: 编号:

学习重难点:品读文本,感悟人生 品读鉴赏,解决问题

(一)初步品读,解决“why”的问题:

1、学生齐读1、2则,思考问题:孔子认为人为什么应该学习呢?

(二)合作品读,解决“what”和“how”的问题:

(1)品读第4则:“仁、智、信、直、勇、刚”都是人们需要追求的美好品德,在追求这些美好品德的同时,孔子认为还需好学,那么怎样把追求这六种品德和好学结合起来呢?

(2)品读第5则:本则和第4则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拓展设问:你所了解的人中,那些人做到了“故旧不遗”?

(3)品读第7则:孔子对君子德行的要求有哪些?

拓展: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4)品读第10则:在孔子看来,追求学问中应把什么放在首位?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

(5)品读第11则:从这一则中你看到了孔子的那些品质? 三、整理探究,提升自我

1、讨论:结合本课内容,说说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哪个方面说的?学习有哪些具

体的内涵?对你有何启发?

2、作为当代的求学者,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好学”?你认为培养德行和“好学”哪一个应该为先?

四、布置作业,继续延伸

品读第9则:在这一则中孔子指出了古今之人求学的目的,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这一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 拓展: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 五、再读孔子,升华认识

阅读司马迁评价孔子的文字,结合自己对孔子的认识写一段评价孔子的话。(50字左右) 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通“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zhī,恭敬)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判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荣耀显贵,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代,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到王侯,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作为判断衡量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搜索更多关于: 好仁不好学导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设计人:曹文侠 审核人:王晓东 完成人: 编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本的大意,进一步巩固文言词语和句式;领悟孔子的学习观。 2、过程与方法:以诵读的方法贯穿始终,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和诵读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旧知和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把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点拨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品读使学生深入了解孔子的“好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和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及师生对话,使学生领悟孔子关于“学”的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正确认识孔子的学习观,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 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