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
执教:蔡寅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一则选文中重点文言知识。 2、 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1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生存需要的角度来讲,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不过古话还有一句,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和利,无视道德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的约束,这种做法又是可鄙和愚蠢的。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利\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亚圣”孟子,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自读第一则选文(读准字音、节奏)
2、朗读第一则选文(从字、词、句进一步理解课文) (1)指名一学生朗读。 (2)学生齐读。 三、探究文本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与孟子的义利观背道而驰的现象,请学生列举并评论
材料:“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相关材料具体见ppt)
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食品安全法、刑法),启示学生正确处理利与义。
四、合作探究
讨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处理仁义和利的关系。(自由讨论)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对仁利的抉择,他的仁利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唯利是图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