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优化训练(人教版选修3)
1.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四周期第ⅤA族 C.第五周期第ⅠA族
B.第五周期第ⅢA族 D.第四周期第ⅢA族
解析:选B。电子层数=周期数,价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
2.某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为[Xe]4f46s2,其应在( ) A.s区 C.d区
B.p区 D.f区
解析:选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后一个电子所进入的能级,因最后一个电子进入f能级,所以该元素为f区元素。
3.第三周期元素中,微粒半径最大的是( ) A.Na C.S2
-
B.Na D.Cl
-
+
解析:选A。A、B、C、D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显然A、C、D的半径大于B,
由于A、C、D三项电子层数相同,由于核电荷数由A到D越来越大,所以A的半径最大。
4.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 ) A.Na K Rb C.O S Cl
B.N P As D.Si P Cl
解析:选D。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的规律来判断。
5.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3)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4)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原子是________。
(5)第二、三、四周期原子中p轨道半充满的元素是________。 (6)电负性相差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解析: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除ⅡA族、ⅤA族反常外)逐渐增大,同周期中金属元素最小,稀有气体最大,故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为Na,最大的为Ar。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故周期表中,电
负性最大的元素是氟,电负性最小的为铯。
答案:(1)Na Ar (2)F Cs (3)Cs (4)F (5)N、P、As (6)F、Cs
1.(2011年黄冈高二教学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双选)(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解析:选AD。A项:例如Na原子最外层电子在第3层,确实是第三周期元素,但是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却是在第2层,与命题不符,所以本命题错误,是应选项。B项:从ⅢB族到ⅡB族,共经过7个副族;另有Ⅷ族的3行,所以确实是有10个纵行,它们所包括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这种说法也正确,不是应选项。C项:稀有气体原子中只有氦原子最外层是2个电子,其他元素都是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所以也不应选。D项:同一元素可以有多种同位素,起码它们的质量数就不同,更不要说放射性等性质了。所以本项说法不正确,也是应选项。
2.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大于Hn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 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解析:选B。据电负性X>Y推知,原子序数X>Y,由于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A正确;氢化物稳定性HmY小于HnX,B错误;含氧酸的酸性X的强于Y的,C正确;电负性值大的吸引电子能力强,化合物中显负价,电负性值小的吸引电子能力弱,化合物中显正价。
3.(2010年高考上海卷)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pm 主要化合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X 160 +2 Y 143 +3 Z 70 +5、+3、-3 W 66 -2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原理的应用能力。根据提供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可以推断X为Mg,Y为Al,Z为N,W为O。金属性:Mg>Al,A项错误;N2和O2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生成NO,B项错误;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不能溶于稀氨水,C项错误;NH3在纯氧中燃烧,发生反应:4NH3+3O2===2N2+6H2O,O2将N2从NH3中置换出来,D项正确。 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电负性依次增大 D.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解析:选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Li、Be、B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故A正确。P、S、Cl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最高正价依次升高,故B正确。N、O、F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电负性依次增大,故C正确。Na、K、Rb为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D错误。 5.下列各组粒子,半径大小比较中错误的是( ) A.K>Na>Li C.Mg2>Na>F + + - B.Na>Mg2>Al3 + + + D.Cl>F>F -- 解析:选C。A项,同一主族原子半径从上到下越来越大;B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项,同理,应为Mg2 + + - - - 个电子层,Cl>F,F比F多一个电子,故半径大小为F>F。 6.(2011年宜昌市三峡高中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 解析:选B。A项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来越小,活泼性越来越强。B项,同周期的第ⅡA与第ⅤA族,第一电离能出现了反常。C项ns2np6的原子为稀有气体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项,同一元素的原子,I1 7.设X、Y、Z代表三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4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Y元素是________,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Z元素是________,其原 + - ---- 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由X、Y、Z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含68个电子的盐类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解析:X和Y电子层结构相同可推测为Na、F或K、Cl,然后根据Y和Z可以形成4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推测该阴离子为ClO3。 X与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X位于Y的下一周期,由于Y形成Y,又Z比Y的质子数少9个,故Y的原子序数最少为17,假设Y为Cl,则由③可推知Z为O,由①可推知X为K,满足题意。 答案:(1)Cl 1s22s22p63s23p5 O 1s22s22p4 (2)KClO4 8.(探究创新题)假定元素周期表是有限的,根据已知的元素周期表的某些事实和理论可归纳出一些假说。 (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可排元素种类如下: 周期 元素种类 一 2 二 8 三 8 四 18 五 18 六 32 七 32 + - - - + - + - + - 人们预测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将来也会排满,那么该周期排满后的元素种数是________。 A.18 C.50 B.32 D.无法判断 (2)根据每个周期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出现的族序数,预测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金属元素将在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注:把0族看做ⅧA族,下同)。周期表中元素在填满________周期后将结束。 (3)根据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种数(把稀有气体元素看做非金属元素),预测周期表中应该有_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还有________种未发现。未发现的非金属元素处于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解析:(1)由已知可归纳出周期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数2×12、2×22、2×32、2×42,据此预测第八周期元素种数为2×52=50(种)。 (2)观察周期表可知,第六周期倒数第三种元素为金属元素,第七周期倒数第二种元素为金属元素,第八周期倒数第一种元素即为原子序数最大的金属元素,该元素处于ⅧA族。 (3)据周期表可知非金属元素的种数: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非金属元素种数分别为:2、6、5、4、3、2种,则可类推第七、八周期非金属元素种数分别为:1种、0种。共计23种,第七周期未填满,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未发现,将处在ⅧA族。 答案:(1)C (2)八 ⅧA 八 (2)23 一 七 ⅧA 9.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