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特别提醒:
①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都是基层民主管理机构,都是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而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②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典型例题】
1.基层群众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A.派出所 B.学术团体 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 答案与解析
2.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答案与解析
3.C市探索出一种“村民议事会”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村民议事会由村民选举产生,对全体村民负责;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担任议事会成员,村民委员会为议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议事会的各项决定。这一做法
①创造了村民自治的决策机制 ②完善了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 ③提高了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效率 ④完善了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与解析
解析:村民委员会是议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落实议事会的各项决定,言外之意说明村民议事会有决策权,由于村民议事会对全体村民负责,决定着村民议事会不仅要制定出科学的决策,还要监督村委会对决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可见,C市探索出的“村民议事会”这种村民自治新机制,创造了村民自治的决策机制,完善了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③材料体现不出。④错误,“村民议事会”是村民自治的新机制,不属于基层
政权。 答案:A
要点四:民主监督
1.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1)民主监督的含义:指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公民的民主监督权的内容
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 (3)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有: 民主监督的方式 信访举报制度 公民通过给国家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新形式新方式 关写信、打电话或当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含义 面向有关人员反映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议自己的意见,提出批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评、建议 区别 是公民提出批评、建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议、申诉、控告和检好比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国家权力透明度高、威力大、影评议政府等活动 特点 举权利的重要途径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 响广、时效快 之一 为公民行使监督权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监督得以落实和保障 的作用 ①都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方式,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 相同点 ③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1)公民要勇于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典型例题】
1.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答案与解析
2.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要点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
1.依法有序的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思维拓展
城市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1)与此相适应,我国选举法对各级人大中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的规定,也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表2)。 表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份 比例(%) 1953 13.26 1979 18.96 1995 29.04 2009 46.6 表2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以全国人大为例)
选举法制定或修改年份 1953(制定) 1979(修改) 1995(修改) 2010(修改) 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8:1 8:1 4:1 1:1
表的人口数比例 注:“8:1”也即,如果农村每80万人口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城市则每10万人口就可分配到一个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其他类推。 运用我国国家性质和选举制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答案与解析
审题过程:
审设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选举制度知识,问题指向是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题中材料分析说明。
审材料:表一说明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逐步增长的趋势,表二我国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经历了由8:1到4:1再到1:1的变化。
定思路:依据题目“我国国家性质和选举制度”的知识限定和材料反映的我国社会发展状况以及选举制度的逐步发展、完善情况,可以对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选举方式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等知识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表明,建国以来,我国选举制度随着国情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完善。 (2)1953年与1979年鉴于当时城市人口比例,选举法做出“8:1”等不同规定,这保证了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符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也说明选举制度的发展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3)基于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长,l995年改为“4:1”,今年改为“1:1”,这说明随着国情变化我国逐步实现了城乡选举权人人平等。使公民的选举权得到切实保障,我国选举制度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将随着经济社会继续发展而不断走向完善。
疑点突破 疑点一:权力和权利的区别
(1)权力是根据一定的规定和规则来影响和支配他人行为的能力和力量,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的强制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系在一起的。
(2)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权益之权。它与义务是相对的。
疑点二:选举权并不等于选举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权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