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研究与实现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4 基于思维导图的研究案例分析
4.1国外研究案例
“运用思维导图写议论文”的案例研究,国外文献综述部分,讲了新加坡是一个从小学起就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训练的国家,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博赞教育中心,在教学方面注重思维导图培养,本文就新加坡教学应用研究中撰写的论文《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写议论文——新加坡光伟中学、莱佛士女中、圣尼各拉女校三校的实验经验》为依据。
背景:在“学校重思考、国民爱学习”的提倡下,新加坡中小学的都将思维导图穿插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仍有部分老师认为只有“素质好”、“名校”的学生才能掌握、运用思维技能。另一方面,新加坡教育部非常重视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为各个学校提供了思维导图软件“Inspiration”。因此探讨思维导图如何促进学生思维技能的发展成为必然[16]。
在三所学校里分别用同样的教学程序教导普通学术快捷课程班,课程整合班与特选课程班学生用思维导图写议论文。
实验结果表明:用思维导图工具,指导学生写议论文能提高学生作文素质和写作态度;而且是有利于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越是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实验效果越明显。写作前的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分组完成思维导图,交流,评价,课堂总结,学生间的辩论对学生作文素质培养很有效。
本案例的亮点:
选题具体,只是将问题限定在思维导图之中,整个实验的可操作性非常高。多角度的对比,选取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上,中,下),实验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下学生的起点和原始起点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优等生效果并未优于差等生,差生明显进步表明,优等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固定套路,
20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不愿去学习新思维方式,差生并未建立起来思维模式,而学习思维导图的思维模式后,让他们对于写作把握的很准确,所以进步明显。
数据收集的针对性,研究收集了被测学生测前的考试成绩,测后考试成绩(论点,论据,文章结构),以及使用思维导图后的感受这方面数据,因为研究问题很具体,因此,能很好得出实验结论。
研究的不足之处:
(1)实验前学生对思维导图并不熟悉,必然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 (2)实验持续时间短,不能对学生强化训练,结果可信度不是很高。 (3)对结论总结还不够。
(4)干扰变量控制的不是很好,比如分组讨论,学生间的相互协作,以及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测试成绩。
4.2相关文体要素
以上研究案例只是针对议论文的教学实践,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推而广之,把常用的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状物、散文、游记,基于本文是研究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应用,而以上研究案例只是针对议论文的教学实践,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推而广之,把常用的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状物、散文、游记,基于本文是研究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中的应用,所以对相关文体做了要点分析,具体如图3-1所示。
21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2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3-1 中学语文文体的辨析
5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教学模式研究
思维导图构建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些教学工具的辅助,在传统的教学中利用彩色粉笔和黑板,供给给老师做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或依据需要准备一些思维导图和挂画、幻灯,在多媒体的教学中,计算机和思维导图软件,有利于思维导图的制作,但要求老师熟悉思维导图软件的使用,并能够有自己的创意,善于激发,引导。
5.1教学模式
模式一词与“范式”“模式”同义,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以参照的做的标准样式”[17]。
教学模式是介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物,因此得益于教学理论或教学实践。对教学理论的推演,从而对教学理论的整体性把握。分析其能否存活于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假定,而后的实践一步步证明其可实施性,然后根据验证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规范和修改。
在本研究中对教学要素和教学结构的归纳整理,总结。然后就归纳总结出的教学模式就教学理论进行剖析,验证,再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完善。即为归纳法。本模式是对教学模式进行建构,在掌握教学规律,教学原理基础上,通过对当前教学模式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研究。
5.2提出基于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模式结构
教学模式结构是构建教学设计的基础,利用既定的模式制定教学设计,并通过课堂实践进行验证。依据上一节对研究案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教学模式结构图如图5-1所示。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