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课时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理复习第94页解决问题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用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解决两步连乘、两步连除以及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今天我们来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好不好?(板书课题)
课件展示4道题: 1.
2
3
4
思考:(1)用什么方法整理这些条件和问题?
(2) 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3)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4) 解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1)独立回顾
(2)将自己整理的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组长做好记录,并组织好语言准备分享给大家。
2.汇报交流
过渡:大家整理好了吗?能把你们整理的分享给大家吗?
预设:可以用画线段图、列表格和文字摘录法等方法对信息进行整理。 预设: 第一题是两步连乘问题。第一步用12×8先求出平均每组摘了多少千克苹果,第二步用每组摘的千克数乘组数就得出了这个班一共摘了多少千克苹果。
12×8×5 =96×5
=480(千克) 答:这个班一共摘了480千克苹果。 因此,两步连乘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质疑:那是不是在做题中我们就随意的让已知条件相乘就可以了? 预设:不可以,要使每一步都有意义。
师生小结:两步连乘问题要先求出每份数,再求出总数。两步都用乘法。 预设:第2题是两步连除问题,第一步用160÷2先求出每个方队有几名同
学,一个方队有排4行,所以第二步在除以4,求出平均每行有多少人。 160÷2÷4 =80÷4
=20(人) 答:平均每行有20人。
两步连除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注意列式要使每一步都有意义。
师生小结:两步连除要先求出一个中间量,在求出要求的量。两步都用除法。 预设:第3题是归一问题,第一步用400÷5先求的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算1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400÷5×12
=80×12
=960(千米) 答:12小时能行驶960千米
先除后乘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生小结:归一问题要先求出每份数,再求要求的量。先除后乘。 预设:第4题是归总问题。
16×15÷8
=240÷8
=30(辆) 答:如果将汽车排成8行,每行有30辆。
我还能提出的问题是:共有多少辆摩托车?
如果将摩托车排成8行,每行有多少辆? ??
先乘后除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师生小结: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出所求的问题。先除后乘。 总结:解决问题时,首先要理清题意(可借助画线段图、列表格和文字摘录法等方法对信息进行整理)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列式时可列分步算式,也可列综合算式,要注意使每一步都有意义。 在计算有乘法和除法的算式是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 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过渡:接下来我们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97页第11题.
温馨提示:(1)仔细阅读题目要求,要求平均每间教室安装了多少盏日光灯,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知道它是哪种类型吗? (2)独立列式计算。 (3)小组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课本97页第14题.
温馨提示:(1)你知道它是哪种类型吗?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独立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新课堂95页智慧园地第7题.
温馨提示:①补充上条件和问题后独立解答
②组内交流,你们补充的一样吗?不一样,谁的好?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97页综合练习第15题(反归一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