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考查课试题 (资料)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3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参与沟通的双方达到了一种短暂的、高度一致的感觉。请问:这属于下列哪一种沟通层次: A.一般性沟通 B.事务性沟通 C.分享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2.成功参与的组成成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目光的接触 B.自我暴露 C.身体的姿势 D.手势 E.语言行为
3.个人距离是护患沟通的最理想距离,它是指护患沟通时双方相距大约: A.15厘米 B.30厘米 C.50厘米 D.1米 E.3米
4.根据人际关系的倾向,将人际关系进行分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一分类: A.合作型 B.竞争型 C.应酬型 D.维持型 E.混合型
5.沟通的特征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A.单向沟通 B.双重手段 C.互动性 D.情境性 E.接近性
6.核实的方法不包括:
A.反映 B.复述 C.澄清 D.总结 E.改述
7.护理人员与患者相互作用的最佳时间是: A.患者刚入院的时候 B.患者即将要手术的时候 C.患者即将要出院的时候 D.患者病情好转的时候
E.患者表示出对沟通感兴趣的时候
8.下列哪一阶段的任务是交往的双方在建立信任感的基础上具有较深情感卷入的交往过程。 A.定向选择阶段 B.感情交流阶段 C.情感探索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E.表面接触阶段
9.下列哪一阶段是人际关系的起步及准备阶段: A.定向选择阶段 B.感情交流阶段 C.情感探索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E.表面接触阶段
10.下列哪一项不是患者角色的义务? A.有尽可能、及时就医的义务 B.按时按数支付医疗费用的义务 C.病愈后及时出院的义务 D.遵从医嘱的义务 E.享有平等医疗的义务
11.下列哪一项患者的陈述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地去澄清: A.“我每天抽2包烟,已经5年了” B.“我每天都喝少量的酒” C.“我每天只吃二两米饭”
D.“这次住院的费用比我的预算多出500元”
E.“我痰中有血丝已经1个星期了。”
12.下列哪一项是合作信任期的主要任务。 A.护患双方彼此熟悉并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
B.向服务对象介绍病区的环境及设施、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
C.护理人员需要全面收集资料,了解服务对象的病情、家庭和社会环境等 D.应用护理程序解决服务对象的各种身心问题,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E.预计护患关系结束后服务对象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13.下列哪一项属于人际关系的内部结构要素: A.方对关系 B.行为部分 C.信息媒介 D.实物媒介 E.交流活动
14.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交易的性质划分的人际关系的类型: A.情感型 B.和睦型 C.维持型 D.应酬型 E.合作型
15.下列有关护患关系的内容中,哪一项构成了护患关系的基础。 A.道德关系 B.技术性关系 C.利益关系 D.法律关系 E.文化关系
16.下列有关护患关系基本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依据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在共同形成的人际关系结构中各自所具有的心理方位、所发挥作用的程度等特点的不同而划分的 B.主动-被动模式的特征是“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做什么”
C.主动-被动模式过分强调了护理人员的权威,忽略了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D.主动-被动模式适用于对意识丧失的患者(如全麻、昏迷)、婴幼儿护理时的护患关系 E.主动-被动型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向性模式
17.需要依靠媒介参与的人际沟通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 A.直接沟通 B.间接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E.单向沟通
18.在核实过程中,把患者的话重复说一遍,但不能加任何判断属于以下哪项核实的方法: A.复述 B.改述 C.澄清 D.总结 E.叙述
19.在做学术报告、组织课堂学生讨论、专题讲座等情况下所采用的沟通属于沟通行为中的哪个层次: A.公共沟通 B.小组沟通 C.跨个体沟通 D.人际沟通
E.个体内部的沟通
20.最丰富的非语言信息来源是: A.触摸 B.面部表情 C.手势
D.身体的姿势 E.目光的接触
二、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课程考试《病原生物学》考查课试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护患沟通
2.社会认知
3.首因效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