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C.电子云伸展方向在三维坐标中沿着x、y、z轴伸展,所以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不同,故C符合题意; D.P的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s2p3s3p,3px、3py 和3pz 上的电子能量相同、电子云形状相同、自旋方向相同,但电子云伸展方向不相同,以此解答该题。 12.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 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待测液 C. 滴定时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D. 指示剂变色后停止滴定立即读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A.滴定管在装液前应先用待装液润洗,故A错误;
B.锥形瓶不用润洗,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待测液就可以,故B正确; C.滴定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的颜色变化,故C错误;
D.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指示剂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颜色无变化,如果立即停止滴定,易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错误。答案选B。 .
13.关于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通入过量氧气 B. 选择V2O5做催化剂 C. 选择常压条件 D. 升温至450℃左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入过量氧气,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合成。所以选择常压条件,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至450℃左右,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三氧化硫的产生,所以升温至450℃左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2
2
6
2
3
1
1
1
,则3p亚层中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14.实验室从干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A. 灼烧干海带﹣﹣坩埚
B. 过滤海带灰悬浊液﹣﹣长颈漏斗 C. 从碘水中萃取碘﹣﹣分液漏斗 D. 分离碘和四氯化碳﹣﹣蒸馏烧瓶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所以灼烧干海带用到坩埚,故A正确; B.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水悬浊液要用普通漏斗,不用长颈漏斗,故B错误;
C.从碘水中萃取碘,可用四氯化碳、苯等,碘在四氯化碳、苯等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会发生萃取现象出现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故C正确;
D.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易挥发,采用蒸馏的操作分离,所以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用到蒸馏烧瓶,故D正确。答案选B。
15.工业上由乙苯生产苯乙烯的反应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类型为取代反应 B. 可用溴水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C. 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D. 乙苯和苯乙烯均属于苯的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生成碳碳双键,为消去反应,故A错误;
B.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反应,而乙苯不反应,可鉴别,故B正确;
C.乙苯的同分异构体有二甲苯(邻、间、对3种),还有不饱和链烃和不饱和环烃,则同分异构体数目大于3种,故C错误;
D.苯乙烯与苯结构不相似,它们所含的官能团不同,故不是同系物,D错误。答案选B。 16.与氨碱法相比较,联合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 设备少 B. 原料易得
C. 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 NaCl利用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氨碱法对滤液的处理是加熟石灰使氨气循环,产生的CaCl2,该物质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用途;而侯氏制碱法是向滤液通入二氧化碳、氨气,结晶出的NH4Cl,其母液可以作为制碱原料循环利用。氨碱法缺点:大量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约有30%的NaCl留在母液中,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侯氏制碱法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索尔维制碱法与侯德榜制碱法反应原理,即可判断二者的优缺点。
17.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解释 NH3与HCl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氨气是一种碱 A. A B. B C. C D. D 【答案】AD 【解析】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HCl气体反应产生了NH4C1固体。浓硫酸附近有明显现象,B错误。氯化物溶液变浑浊,很多离子在碱性条件下沉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18.关于如图两个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饱和食盐水中均有电子流过 B. 甲中铁被腐蚀,乙中铁被保护
C. 甲中正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D. 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装置是原电池,金属铁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乙装置是电解池,金属铁是阴极,都会形成闭合回路,但是电子不会经过电解质,则饱和食盐水中不会有电子流过,故A错误;
B.甲装置是原电池,金属铁是负极,被腐蚀,乙装置是电解池,金属铁是阴极,铁被保护,故B正确; C.甲装置是原电池,发生金属的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C错误; D.乙装置是电解池,金属铁是阴极,乙中石墨电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 19.图分别表示红磷、白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白磷比红磷稳定
B. 白磷燃烧产物比红磷燃烧产物稳定 C. 1mol白磷转变为红磷放出2244.7kJ的热量
D. 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4P(s)+5O2(g)=P4O10(s)△H=-2954kJ?mo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白磷比红磷多,白磷能量高于红磷,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红磷稳定,故A错误;
B.两者燃烧产物相同,状态相同,所以产物稳定性相同,故B错误;
C.白磷转化为红磷的化学方程式为:P4(s、白磷)=4P(s、红磷),可以看成是下列两个反应方程式的和:P4(s、白磷)+5O2(g)=P4O10(s)△H=?2983.2kJ?mol?1;P4O10(s)=4P(s、红磷)+5O2(g)△H=738.5×4kJ?mol?1=2954kJ?mol?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