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上海市金山区高考一模
化学试题
1.鞍钢集团在上海进博会主办了钢铁产业链合作发展论坛,关于钢铁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合金 B. 硬度比纯铁大
C. 目前消耗最多的金属材料 D.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钢铁中含有铁和碳,属于合金,故A正确;
B.合金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所以钢铁的硬度大于纯铁,故B正确; C.钢铁是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合金,故C正确;
D.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为铜合金,故D错误。答案选D。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12C和14C B. S4和S8
C. H2O和D2O D. CH3COOH和CH3CH2CO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和C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位素,故A不符合题意; B. S4和S8是由硫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其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符合题意;
C. H2O和D2O分别是由不同的氢原子组成的水分子,水是化合物,故它们之间不是同素异形体,故C不符合题意;
D. CH3COOH和CH3CH2COOH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则两者互为同系物,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据此解答。 3.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KNO3 B. NH3?H2O C. CH3COOH D. H2O
12
14
【答案】A 【解析】
【详解】A.KNO3溶于水后完全电离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硝酸钾属于强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 B.NH3?H2O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CH3COOH为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 D.H2O是极弱的电解质,部分电离,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注意强弱电解质的区别,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强电解质的概念进行判断。 4.有关NaOH溶于水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只发生水合过程 B. 只发生扩散过程 C. 破坏了离子键 D. 破坏了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 NaOH溶于水后,先有电离过程,后有水合过程和扩散过程,故A错误; B. NaOH溶于水后,先有电离过程,后有水合过程和扩散过程,故B错误; C. NaOH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发生电离,破坏离子键,故C正确;
D. NaOH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中氢氧根离子中存在的共价键没有被破坏,故D错误。答案选C。 5.(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A. 2﹣乙基丁烷 B. 2﹣甲基戊烷 C. 3﹣甲基戊烷 D. 3﹣乙基丁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H3CH2)2CHCH3的主链有5个碳原子,3号碳上有一个甲基,故此有机物命名为:3-甲基戊烷,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烷烃的命名
6.卤族元素有关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F>HCl>HBr>HI B. 氧化性:F2<Cl2<Br2<I2 C. 熔沸点:F2>Cl2>Br2>I2 D. 还原性:F﹣>Cl﹣>Br﹣>I﹣ 【答案】A 【解析】
【详解】A.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故A正确; B. 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弱,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弱,故B错误;
C.F2、Cl2、Br2、I2都是分子晶体,从上到下,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强,单质熔沸点依次升高,即单质熔沸点:I2>Br2>Cl2>F2,故C错误;
D.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阴离子还原性依次增强,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解题关键是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ⅤⅡA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沸点逐渐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单质与氢气化合逐渐困难、氢化物的沸点逐渐增大(HF除外)、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据此解答。 7.单质能发生如下图转化关系的元素是
A. 氯 B. 硫 C. 铝 D. 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般条件下,氯气和氧气不反应,故A错误;
B.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故B正确; C.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和水不反应,故C错误;
D.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与水都不反应,故D 错误。答案选B。 8.关于漂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制取 B. 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 C. 用pH试纸测试漂粉精溶液呈酸性 D. 久置于空气中会变质失效 【答案】D 【解析】
【详解】A.澄清的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太低,应选氯气和石灰乳制备漂白精,故A错误; B.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其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B错误; C.次氯酸钙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试漂粉精溶液的酸碱性,故C错误;
D.久置于空气中,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次氯酸,次氯酸易分解,从而变质失效,故D正确。答案选D。
9.CS2结构与CO2相似,则关于CS2推测错误的是 A. 非极性分子 B. 含有非极性键
C. 结构式为S=C=S D. CS2的沸点高于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CS2结构与CO2相似,分子结构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故A正确; B.CS2的结构式为S=C=S,分子中只含有C=S极性键,故B错误;
C.CS2结构与CO2相似,CO2的结构式为O=C=O,则CS2的结构式为S=C=S,故C正确;
D.分子晶体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则CS2的沸点高于CO2,故D正确。答案选B。
10.已知钡的某种同位素是12056Ba,由学过的知识无法推断出的信息是 A. 钡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B. 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 钡原子的核电荷数 D. 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6,可以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得到核外电子排布,故A正确; B.质子数=原子序数,可以根据原子结构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故B正确; C.质子数=核电荷数=56,故C正确;
D.不知道钡的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含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无法求出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解题时特别注意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据此解答。
11.磷原子核外3p亚层中的电子,不相同的是 A. 能量 B. 电子云形状 C. 电子云伸展方向 D. 自旋方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磷原子核外3p亚层中的3个电子分别位于伸展方向不同的3个3p轨道上,自旋方向相同、能量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p轨道电子云形状都为哑铃型,即磷原子核外3p亚层中的电子云形状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