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五在集体中成长真题+练习
14.(2013曲靖30)2013年3月15日,八年级(1)班召开以“诚信·权益”为主题的班会。班主
任播放了这样一段新闻视频:某市公安机关在行动中发现,竟有不良商贩用未经检验、检疫的老鼠肉冒充羊肉销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公安机关随即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查处。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
甲同学:制售假羊肉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并且是不讲诚信的行为。 乙同学: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丙同学:……
请谈谈诚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域外扫描
1. (2017海南)2017年6月4日,丁宁夺得世乒赛女单冠军后说:“这个胜利的得来不是靠我一
个人的努力,而是整个乒乓球队的努力。”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 B.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C.集体的荣誉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个人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 (2017烟台)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土经常说:“荣誉归于国家,成绩属
于集体,我做的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只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这启示我们应
( )
①谦虚谨慎,尽职尽责 ②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③无私奉献,不要任何回报 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2017福建)有的同学心胸比较狭隘,以至于对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斤斤计较,甚至为此大打出
手。这些同学最需要培养的道德品质是( )
A.知耻 B.宽容 C.乐观 D.礼貌
4. (2017福建)以下是发生在某机票代购点的一幕——张某(递上身份证):“我买一张去北京的
机票。”工作人员(核对身份证信息):对不起,您有失信记录,属于失信被执行人,不能购买。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 )
A.诚实守信 B.学会沟通 C.文明交往 D.善于应变 5. (2017襄阳)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信的基本要求是( )
A.刻苦学习,认真反思 B.见贤思齐,见微知著 C.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D.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 (2017烟台)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
A.分工与合作 B.法律与道德 C.宽容与理解 D.发展与共嬴 二、问答题
7. (2017龙东)【诚信做人,健康成长】
李江福是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首届全国“诚信之星”。他从十几个人的包工队发展到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靠的就是“诚信”两字。李江福说:“诚信比生命更重要,讲诚信不吃亏。诚信给我带来了市场,也带来了朋友,使企业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李江福的话语中为什么多次强调诚信?
(2)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诚信现象。(至少两个例子)
(3)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打算如何践行诚信?
名师预测
一、选择题
1. “蜘蛛合力,足以网住狮子。”这句谚语所揭示的道理是( )
A.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人数的多少 B.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C.团结就是力量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的 2.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下列名言警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 某班级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冠军。该班班长在代表班级领奖时发表感言:“我们不是
一个人在战斗……”这表明( )
A.一个出色的班集体,每个人都要放弃个人荣誉 B.只要有了团队意识,集体就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C.一个班集体优胜与否取决于该班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 D.团队意识对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4. 在为实现班集体荣誉的奋斗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的不包括( )
A.各尽所能 B.团结协作 C.互帮互助 D.随心所欲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每年的11月16日为“国际宽容日”,以此呼吁全世界人民加强理解,
和谐相处。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宽容的是( )
A.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B.是非不分,曲直不辨 C.以怨报怨,以牙还牙 D.理解他人,苛求自己
6. 对于内蒙的吕海英来说,做好事是个让人上瘾的事儿。她觉得一个小小的举手之劳,就能为行
动不便的老人解决一个大问题,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她的行为( )
①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②体现了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③彰显了热心公益的志愿精神 ④反映了换位思考的处世准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 成语故事“负荆请罪”里,蔺相如用谦逊宽容这把钥匙,打开了廉颇的心扉,从此“将相和”。
这启迪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 )
①处处忍让他人 ②尊重理解他人 ③得理不饶人 ④与人为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过去一年,年轻人与老年人在公共场合的冲突时有发生,或为抢活动场所大打出手,或争执谁
该坐公交车座位,或扶起老人反被诬陷,一经传播总会挑起话题,或抨击一方“没素质”“缺德”,或批评另一方“倚老卖老”“果然老人变坏了”,引得各界吐槽。对此你认为(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