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库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库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1:00:33

案例库

目录

【案例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案例 【案例1-2】观一叶可否知秋

【案例1-3】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案例2-1】雪天的杂货店 【案例2-2】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案例2-3】家电市场价格的变化 【案例2-4】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案例2-5】“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案例2-6】我国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说明了什么 【案例2-7】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案例3-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案例3-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案例3-3】手机款式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案例3-4】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案例3-5】把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案例4-1】上大学值吗

【案例4-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 【案例4-3】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案例4-4】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 【案例4-5】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1

【案例4-6】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案例4-7】旅行社在旅游淡季如何经营 【案例5-1】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 【案例5-2】铁路部门的垄断定价还能掌握多久 【案例5-3】麦当劳连锁店的折扣券 【案例5-4】一个最需要作广告宣传的市场 【案例5-5】小猪与大猪的博弈 【案例6-1】你愿意加班吗 【案例6-2】漂亮的收益

【案例6-3】贷款为什么要支付利息 【案例6-4】准租金与经济租

【案例6-5】一张10万元的高尔夫俱乐部的年卡 【案例7-1】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 【案例7-2】满意即最优

【案例7-3】发生在空中的帕累托改良 【案例7-4】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 【案例8-1】“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案例8-2】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案例8-3】委托人给代理人带的“金手铐” 【案例8-4】解决两个企业争端的办法 【案例8-5】4个学生的一个真实的实验 【案例9-1】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2

【案例9-2】从GDP看我国的差距

【案例9-3】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 【案例10-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案例10-2】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 【案例10-3】一把“双刃的剑”

【案例11-1】刺激经济:消费还是投资 【案例11-2】住房需求是投资

【案例11-3】起早贪黑排队购买债券说明了什么 【案例12-1】“蜜蜂寓言”的启示

【案例12-2】奥运给我国经济带来什么?

【案例12-3】谁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总需求 【案例12-4】一国经济的理想状态 【案例13-1】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案例13-2】菲利普斯曲线在美国的运用 【案例13-3】中国正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问题 【案例14-1】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又到哪去? 【案例14-2】税收不是越高越好 【案例14-3】我国出现赤字怎么办 【案例14-4】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案例15-1】现在的银行比米店多 【案例15-2】“钱从这里滚出去” 【案例16-1】双赢的国际贸易

3

【案例16-2】从中美贸易摩擦看“比较优势”

【案例17-1】美国在30年代萧条与40年代繁荣原因

【案例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比如在自由市场里买东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经济学对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则关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参考。 故事说的是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成旅行花的钱最少。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到了厕所里,列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们这样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数学家们心想,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的时候,三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却坐在座位上没动。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查票的声音。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厕所去了。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的补了三张票,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这个故事经常被经济学教授们当作笑话讲给刚入门的大学生听,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但在包括经济学初学者在内的大多数人看来,经济学既枯燥又乏味,充满了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远没有这则故事生动有趣;而且经济学总是与货币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因此,人们普遍以为,经济学的主题内容是货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学真正的主题内容是理性,其隐而不彰的深刻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经济学关于理性的假设是针对个人而不是团体。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的假设: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地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的假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在这样的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不仅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样的学问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意无意地运用了一些经济学知识,但如果对经济学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就容易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理性不足,给自己的生活平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扰。比如,刚刚买回车子,没过两天,这款车子却降价了,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垂头丧气,心里郁闷得很;倘若前不久刚刚买了房子,该小区的房价最近却上涨了,兴高采烈是一般购房者的正常反应。这些反应虽然符合人之常情,但跌价带来的郁闷感觉却是错误的。

经济学认为,正确的反映应该是:无论是跌价,还是涨价,都应该感觉更好。经济学认为,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你消费的是什么——房价、车价是多少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在价格变动以前,你所选择的商品组合(房子、车子加上用收入余款购买的其他

4

搜索更多关于: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库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案例库 目录 【案例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案例 【案例1-2】观一叶可否知秋 【案例1-3】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案例2-1】雪天的杂货店 【案例2-2】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案例2-3】家电市场价格的变化 【案例2-4】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案例2-5】“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案例2-6】我国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说明了什么 【案例2-7】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案例3-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案例3-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案例3-3】手机款式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案例3-4】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案例3-5】把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案例4-1】上大学值吗 【案例4-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 【案例4-3】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