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平望镇体规划说明书

平望镇体规划说明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1:00:26

吴江市平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得到公式:Y=-460.25X+85499 R2

=0.9296

得出:2010年镇域户籍人口=79516人 取79600人 2020年镇域户籍人口=74913人 取75000人

故预测结果:

年份 规划镇域户籍人口(人) 2010年 79600 2020年 75000

(3)镇域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对以上两次预测结果取平均值可得出: 2010年 2020年 综合增长率法预测值(人) 84200 85800 线性回归法预测值(人) 79600 75000 平均值(人) 81900 80400

2.外来常住人口预测

随着平望镇城镇规模的不断增大,吸引了众多江浙沪地带的企业到平望投资建厂,因此,带来了大量的外来常住人口,这些外来常住人口有一部分居住在镇区或工业区,有一部分居住在农村,现状平望镇的外来常住人口为17113人。

随着平望镇经济实力的增强,城镇规模的增大,将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必将吸纳外来人口入住平望。但是由于现状平望镇工业区之外的村级工业布局分散,工厂规模较小,生产效率偏低,污染较大,土地利用率较低,随着平望镇区的建设,工业企业将向工业区集中,通过技术改革提高产量,控制规模过小,污染大的企业,通过对于现状工业企业的控制和新建工业企业的引导,平望镇未来的工业发展是建设与控制同步进行的,工业企业的土地利用率也将提高。因此,平望镇在规划期内的外来常住人口的增长处于持续稳定的增长阶段。

预测平望镇2005至2010年外来常住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8%,2011年至2020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趋向平稳,预测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率为5%。

计算公式:A=A0(1+r’)t 其中:A=规划人口规模

A0=计算基础年份人口规模 r’=规划期人口增长率 t=规划年份-基础年份 A.至2010年 A2010= A2004(1+r’)t

A2004=17113 r’=8% t=6

则A2010=17113(1+8%)6=27156 取27200 B.至2020年 A2020= A2010(1+r’)t

A2010=27200 r’ =5% t=10

则A2020=27200(1+5%)10=44306 取44400 故预测结果: 年份 外来常住人口(人) 2010年 27200 2020年 44400

3.镇域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根据以上对于平望镇规划期内镇域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的预测,得到:

2010年,平望镇镇域总人口约为109100人;2020年,平望镇镇域总人口约为124800人。 (二)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1.平均增长率法

依据镇区户籍人口历年相关资料确定规划户籍镇区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再以2004年现状户籍镇区常住人口数为基础,确定出规划期内各年的人口规模。

现状镇区户籍人口25772人。1998-2004年的镇区户籍人口平均增长率为4.9%,随着镇区经济的迅速发展,镇区将成为全镇人口积聚的中心和城市化发展的中心,平望镇农村人口将向镇区集中,近期镇区户籍人口的增长较快,远期镇区户籍人口的增长将趋向稳定。预计2005至2010年镇区户籍人口平均增长率为6%,2011至2020年镇区户籍人口平均增长率为4%。

计算公式:A=A0(1+r’)t 其中:A=规划人口规模

A0=计算基础年份人口规模 r’=规划期人口增长率 t=规划年份-基础年份 A.至2010年 A2010= A2004(1+r’)t

A2004=25772 r’ =6% t=6

则A2010=25772(1+6%)6=36558 取36600 B.至2020年 A2020= A2010(1+r’)t

A2010=36600 r’ =4% t=10

则A2020=36600(1+4%)10=54177 取54200

另外,现状有约47%的外来常住人口居住于镇区和工业区,随着镇区的建设,未来平望镇的外来常住人口将逐步向镇区集中,预计至2010年,将有60%的外来常住人口居住于镇区,至2020年,将有85%的外来常住人口居住于镇区,则2010年,居住于镇区的外来常住人口约16400人,2020年,居住于镇区的外来常住人口约37800人。

综合上述预测的镇区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镇区人口,得到规划期末镇区人口为:

年份 镇区人口(人) 2010年 53000 9

吴江市平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2020年 92000

2.城市化水平法

根据平望镇的城市化水平预测来分配城镇人口,从而预测镇区常住人口。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水平30%以下 30%-50% 50%-70% 70%以上 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 1000-3000美元 3000-7000美元 7000美元以上 现状2004年平望镇国内生产总值为2695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2583元/人,折合美元约3950$/人,城市化水平应达到55%,但现状通过统计资料反映出平望镇现状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0%。实际上现镇域范围内除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之外,大部分的居民均集中居住在镇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不仅是非农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镇域的居民也相当一部分居住在镇区,现状两个镇区的城镇建设用地已达到了5.4平方公里。因此,现状平望的城市化水平为30%比实际情况要低。

根据经济发展预测,至2010年,平望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53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3813元/人,折合美元约5300$/人;至2020年,平望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00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00元/人,折合美元约9700$/人。由此,可以预测平望镇至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62%,至2020年城市化水平可达到84%。

得到:2010年镇区人口约为67700人,2020年镇区人口约为104900人。

3.镇区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对以上两次预测结果取平均值可得出: 2010年 2020年 平均增长率法预测值(人) 53000 92000 城市化水平法预测值(人) 67700 104900 平均值(人) 60400 98500

(三)人口规模确定

至2010年,平望镇镇域总人口约为117600人,镇区人口约为60400人,城市化水平为51%;至2020年,平望镇镇域总人口约为124800人,镇区人口约为98500人,城市化水平为79%。

第四章 镇域发展规划

一、镇域概况

平望镇位于吴江市中部,东邻黎里,南接盛泽,西靠震泽,西北面与横扇相连,东北面是松陵。镇域总面积135.67平方公里。现状下辖21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居委会。至2004年底,平望镇居住人口为99825人。城镇化水平为30%。

二、发展战略目标

建设符合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国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布局协调,

城镇经济与乡村经济协调和一体化发展,适应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要求;按照“三个集中”的原则,进行适当的集中,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城—乡”间的经济有机联系,与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互相促进。建设有规模效益、功能完善和合理分工、布局合理、动态联系和有机联系的城镇体系,促进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镇村体系规划 (一)镇域镇村现状

2004年底,全镇下辖群星、金联、联丰、胜墩、中鲈、平西、上横、溪港、南杨、顾扇、莺湖、万心、端市、庙头、联合、双浜、龙南、三官桥、新南、平安和秋泽21个行政村,镇域内镇村分布密度为(行政村个数/镇域总面积)为0.15个/平方公里。 1.等级规模结构

镇村体系规模结构特征可以根据各个镇村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影响力范围的不同分为呈梯次的三个等级。规模结构等级特征明显,镇区与第二等级的村相差较大,可见镇区中心的集中优势明显。 表4-1 现状镇村体系规模结构 级别 规模等级(人) 数量(个) 镇村名称 一 29885 2 平望镇区、梅堰镇区 二 >3000 8 平西、端市、上横、庙头、联丰、龙南、三官桥、平安 三 <3000 13 群星、金联、胜墩、中鲈、溪港、南杨、顾扇、莺湖、万心、联合、双浜、新南、秋泽 2.职能结构

全镇职能结构分为两个等级,镇域中心镇和综合型行政村。其中镇域中心镇为平望镇区和梅堰社区,它在整个镇村体系中的主要职能是平望镇的中心,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综合型行政村,为平望镇下辖的21个行政村,以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主。

3.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镇村体系空间分布特征为主要对外交通沿线的镇村发展良好,沿227省道和318国道形成两条现状发展轴,3000人以上人口规模较大的镇村主要分布在沿线两侧,平望镇区和梅堰社区也分布于主要交通线上。人口规模较小的两个村均处于镇域北部。

4.结构特点

两镇合并后对镇区的中心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强化对周围村的连带效应和辐射作用。

5.村镇体系存在问题 (1)布局分散

现状平望镇行政村内的村庄布局分散,形成了“多而散”的局面,各村庄之间无论在交通设施、产业资源共享、职能分工、生产协作、文化交流和设施共建方面联系都很少,不仅浪费土地和资源,而且导致镇区的行政辐射和影响能力对以下层次的镇村作用不明显。 (2)交通联系不便

全镇为江南水网区域,除227省道、318国道、平横公路和菀桃公路联系的部分村落外,其余村交通

10

吴江市平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联系不便。 (3)基础设施不足

镇村基础设施配套程度不足,由于在合并原平望镇、和原梅堰镇之前,各镇的基础设施都是分开建设,时通过新行政中心的建设和高等级的文化教育设施与娱乐设施的建设,带动镇区中部核心区域的建设发展。

远期在中心镇区逐步拓展之后,通过其发展带动平望社区及梅堰社区的发展,形成平望镇的发展核心区,并辐射带动整个镇域发展。 效率偏低。

(4)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

平望镇镇村体系空间分布主要受交通分布的影响因素较大,导致地域差异,对外交通沿线的镇村发展较好,规模较大。

(5)建设质量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建设与管理水平较低,从镇的整体形象设计、功能布局,一直到建设的设计和绿化布置等建设的盲目性和局部性都是影响建设质量的重要原因;居民的设施享有率和生活质量不高,从基础设施的给排水、电力通讯、燃气到绿地拥有量、及文化、体育、科教、卫生设施的配备均不够完善;城镇建设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二)镇村体系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规划 1.规划结构

平望镇采取集中式的城镇发展模式,在地域空间上的结构呈现“一核一心、核心渗透、十字拓展、产业包围”的结构,具体是指:

一核一心:是指以镇域中部的中心镇区为发展核心,东部的平望社区则形成功能相对独立的社区组团,两者相互联系、协调发展。

核心渗透:是指在镇域和中心镇区中部围绕大龙荡湖面形成的生态景观核心,同时沿水系向外形成生态绿楔的渗透。

十字拓展:是指沿南北快速干线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和沿原318国道平运路段形成的东西向发展轴,其中南北向发展轴联系着中鲈工业区、中心镇区和梅堰工业集中区,东西向发展轴联系着中心镇区和梅堰社区、平望社区。

产业包围:是指镇区外围分布着以工业、现代物流、生态农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形成对镇区与整个镇域发展的有力支撑。

2.功能布局

镇域的用地功能结构主要包括:中心镇区、平望社区、梅堰社区、工业片区、物流园区、生态旅游区、农业生态园区。 (1)中心镇区

中心镇区位于镇域中部,是镇域建设发展的核心,集中了平望镇的行政、商业、贸易、文化等核心功能。

近期将以现有的原平望镇区和原梅堰镇区为依托,以南北快速干线及大龙荡生态水系为推动因素,同

(2)平望社区

即原平望镇区,规划将基本控制其发展规模,用地适当向西拓展。同时利用其现有良好的商业、文化及交通等优势,为镇区向西发展并形成镇区核心提供有力的支撑。规划将整合其功能布局,搬迁工业污染企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将其建设成为镇域东部的综合性功能组团。 (3)梅堰社区

即原梅堰镇区。规划将严格控制其发展,限制其用地的进一步扩张。由于原梅堰镇规模较小,且现状用地混杂,因此规划将以整合其内部用地为主,完善现有居住用地,保留部分基础较好、污染少的工业用地,其他工业用地逐步搬迁至社区西北部的集中工业园区,形成镇域西部独立的功能组团。 (4)工业园区

即北部中鲈工业园区和梅堰工业集中区。

其中中鲈工业园区已开始建设开发,其主导产业为电子高科技产业。在中国成为世界高科技产品制造基地的背景下,电子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沪苏浙高速公路及南北快速干线的建设,为中鲈工业园区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交通优势。未来的发展中将利用上海的辐射力,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同时大力发展位于頔塘河南部、南北快速干线西侧的以化纤产业为主导的梅堰工业集中区。其主要产品是丝绸纺织的重要原材料和上游产品,因而将成为整个丝绸纺织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5)现代物流园区

在镇域东部苏嘉杭高速下匝道口西侧区域设置现代物流园区,利用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的对外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借助铁路、公路、航运综合运输优势,打造吴江市的区域物流中心。 (6)生态旅游区

结合京杭运河建设运河风景观光带,在镇域中部的大龙荡区域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水文化旅游,建设具有水乡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区。 (7)农业生态园区

规划在镇域周边建设生态农业区,大力发展苗木生产基地及生态农业,并利用镇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以特色农副产品培育养殖为主的具有高技术含量产业项目。

(三)村庄布局规划 1.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

布局规划切忌不切实际,盲目求大,过分集中而造成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不方便,也要避免迁就现状布局过于分散。

11

吴江市平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公建共享水平。 村庄布局规划应与区域交通、水利等专业规划衔接,努力改善村庄的交通条件和水环境。

2.农村居民点规划

农村居民点具有一定人口规模,较好区位条件,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及相对较为完整的基础设施配备,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农村集中居住区。在一定区域中承担着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以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它作为联系城乡之间的纽带,与城镇协调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平望镇城镇化进程,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本轮规划认为应重视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合理培育农村居民点,规范控制行政村规模。其核心内容是对镇域内一些居民点进行合理的重组与迁移,重组分布较近、联系密切、设施公建共享的居民点,合理连接紧靠的村庄,迁移或撤销规模太小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存条件较差的居民点。 (1)农村居民点的选择

农村居民点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新型乡村社区,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规划单元,其选择原则为:

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具有便捷的区际交通条件,地理位置适中,并具备较充足的水源、用地、环境条件;

规模效益:具有一定的服务设施基础及规模,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力和潜力;

联系功能:与中心镇区和社区中心具有良好的联系,主要指经济联系、社会联系、历史联系、服务影响范围联系等功能;

特色功能:具有独特的社会资源、产业、环境、特色的区域。

(2)规划农村居民点

通过对于平望镇镇村实际情况的分析,综合平望镇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共布置了36个农村居民点,每个行政村设置1至2个农村居民点。引导行政村农民乡农村居民点集中,居民点规模为400-2200人,共计2.8万人。

(四)镇域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体系

现状公路运输在平望镇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318国道、227省道、菀桃公路为主体的对外交通构架。其中318国道是吴江市联系上海市区的主要道路,227省道则是平望镇南北向的对外交通主干道。

规划中的对外交通体系主要由高速公路(沪苏浙高速公路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南北快速干线)、轻轨(苏州市区至吴江市)、铁路(苏嘉电气高速铁路)以及航道等组成。规划将强化现有交通优势,建设系统化的镇域交通体系,同时加强平望与吴江以及苏州市的联系,建设吴江成为现代化交通枢纽与物

流集散中心。

2.道路交通结构

镇域主要干道形成“四横四纵”网络格局。 (1)“四横”: A.沪苏浙高速公路

规划中的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是318国道干线公路(上海-武汉-成都-拉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至武威国家重点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苏州“一纵三横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横”,是苏州市东西向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

沪苏浙高速公路东接沪青平高速公路,西连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其吴江境内段主要联系芦墟-平望-震泽三个重点镇。它在中鲈工业区设有出口,是中鲈工业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B.新318国道

原318国道改线后由梅堰社区北侧经过,减少对镇区交通干扰。东向联系芦墟、黎里,西向联系震泽。 C.原318国道梅堰至平望段

规划将其从区域性的过境道路改为联系梅堰社区、中心镇区和平望社区的主要镇区道路,同时与新318国道、原227省道形成镇区主要发展框架。 D.南部镇村联系性道路 主要连接庙头村-平安村-端市村-梅堰工业集中区,并延伸至新227省道,作为平望镇南部横向联系道路。由原镇域道路整合而成,等级相对较低。

(2)“四纵”: A. 菀桃公路

镇域西部主要的南北向对外交通联系轴,主要起着平望镇与横扇镇、桃源镇之间的联系作用。 B. 南北快速干线

在建的南北快速干线南北向穿越镇域中部,由大龙荡东侧经过镇区,是吴江市域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将起到南北向联系松陵城区和盛泽城区的重要作用,为平望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条件。 C. 新227省道

原227省道改线后,走线将沿镇区东部边缘的平东北路设置,以减少对镇区的交通干扰。新227省道向北连接吴江松陵城区,向南与盛泽环城路相接,是重要的区域性联系干道,为中鲈工业区与物流园区的发展以及整个镇区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D.苏嘉杭高速公路 连接苏州—嘉兴—杭州,同时沟通沿江高速、沪宁高速、沪杭高速和沪苏浙皖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平望镇融入长三角的重要区域性交通干线。

3.客运交通

平望镇客运交通也相对较为繁忙,有多条通往吴江市内各镇及周边城市如上海、苏州等城市的客运线路。现状原平望镇区有一处较具规模的汽车站,占地面积约0.8公顷。

规划搬迁现状汽车站,在中心镇区快速干线与原318国道交汇处东侧设置对外客运中心,提供市域范12

搜索更多关于: 平望镇体规划说明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吴江市平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得到公式:Y=-460.25X+85499 R2 =0.9296 得出:2010年镇域户籍人口=79516人 取79600人 2020年镇域户籍人口=74913人 取75000人 故预测结果: 年份 规划镇域户籍人口(人) 2010年 79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