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2
《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 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一、基础题。(27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5分)
秦王怫然怒( ) 色挠( ) 休祲降于天( ) 聂政之刺韩傀( ) 天下缟素( ) 寡人谕矣( ) 庸夫( ) 亦免冠徒跣( )( ) 抢地( )
2、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思。(8分)
唐雎不辱使命 辱 。 且秦灭韩亡魏 且 。 寡人谕矣 谕 。 岂直五百里哉 直 。 非士之怒也 士 。 秦王色挠 色 。
长跪而谢之 谢 。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尝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使 。 徒以有先生也 徒以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欲以 。 大王加惠 加惠 。 以头抢地尔 抢 。 请广于君 广 。
而君逆寡人者 逆 。 秦王怫然怒 怫然 。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2分)
⑴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通 。 ⑵ 仓鹰击于殿上 通 。 4、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4分)
⑴ 亦免冠徒跣: 。 ⑵ 请广于君: 。 ⑶ 轻寡人与: 。 ⑷ 天下缟素: 。
5、通读全文,联系秦王的态度,简洁地概括他“易地”的目的。(2分) 答: 。(2分) 6、读唐雎回答秦王的句子,并简析他的性格。(2分)
答: 。
7、第3段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简析他这样做的目的。(2分) 答: 。 二、 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译: 。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 。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
译: 。 4、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译: 。 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 。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 。 三、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古今义。(12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 。今义: 。 2、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 。今义: 。 3、挺剑而起
古义: 。今义: 。 4、秦王色挠
古义: 。今义: 。 5、徒以有先生也
古义: 。今义: 。 6、长跪而谢之
古义: 。今义: 。 四、仔细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⑴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 。 ⑵ 与臣而将四矣
答: 。 五、理解与分析(6分)
1、 从选文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变化的语句?这说明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2分)
2、选文最后一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对表现唐雎有何作用?(2分)
3、我国历史上有很多 “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2分)
六、写作训练(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小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方向。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所写内容必须在所写话题范围之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⑷题目自拟。⑸不少于800字。⑹要有自己的体验、感悟,不得抄袭。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⑻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fú xiǎn jìn guī gǎo yù
2、辱没 况且 只,仅仅 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屈服
道歉 3、虽:即使 虽然 易:交换 改变 谓:对??说 是 是:这 表判断
故:所以 原因(缘故) 发:发作 开
4、⑴ “错”通“措” ⑵ “仓”通“苍” 三、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即使如此,但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2、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3、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四、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古今义。 1、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2、古义:即使这样,但是 今义:表转折 3、古义:拔出 今义:硬而直 4、古义:屈服 今义:轻轻地抓
5、古义:只 今义:徒弟3、⑴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⑵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15.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之 从这里可以看到秦王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的性格16.原因是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 侧面衬托了唐雎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优秀品质17.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