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创新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创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47:12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创新

桑梓中学:潘立新

2003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创新即生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我们要十分重视创新?。而具有创新头脑的人才,最终要靠教育来培养。?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目前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那么我们在素质教育中究竟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呢?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情绪心理学家曼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利珀认为:?宽松和生动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应有自由、平等、正义的氛围,以利学生在追求真、善、美价值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造性。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所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甚至把新买的玩具拆开来,看看里面的究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想象的条件,鼓励大胆设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还可以提供非常规的问题,使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激发潜在智能,作出试探性假想或猜测,经过验证而获得解决,达到心理平衡。也可以提供?悬念?问题,让学生回味思考,使他们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这种?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又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的一半,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创新根本无从谈起。我们之所以要提倡这种主体性教育,是因为: 一是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没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没有外在文化知识发展主体的内化,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二是教育中的双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双主体结构,表现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作用的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构成?教学相长?的本质关系,只有双方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且配合协调,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三是主体的发展是在认识和实践中完成的。学生的求知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可见,主体性教育要将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

四、发展个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特征、所处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

程度的不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不同主体既有共性的相似,也有个性的差异,从而体现出发展过程的五彩缤纷。因此,素质教育强调:不仅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较全面的发展,而且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于他自己而言是最好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好的学生发展得更好,一般的学生也极尽其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到学习的成功,而不是失败。个性教育承认个性,正视个性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教育,而且要特别帮助学生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个性教育对教育者个人而言是重视因材施教,而对学习者而言是鼓励各显神通,特别是要发展他们的创造性,给个性发展以宽松的空间。由于创造性强调的是主观,以主观性突破客观现实的局限性,战胜自然、改造社会,它带来的效果是发展,也可以说,创造性是承认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别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允许和鼓励个性发展,允许个性在活动中表现为独立的人格。个性以及行为的独立性,有利于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是人的创新能力的基础,由独立性到创新是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

五、引导学生?再创造?

荷兰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方法?。他批评传统的教法——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是所谓的应用,其实就是做习题。我认为传统的教学只是一种模仿的教学、沉闷的教学,不是有效的教学,而是无价值的教学。所谓再创造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再

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应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创新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容忽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己先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有充分的教育智慧,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热爱学习和创新,使教与学达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满着创新的智慧和欣喜。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创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创新 桑梓中学:潘立新 2003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创新即生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我们要十分重视创新?。而具有创新头脑的人才,最终要靠教育来培养。?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目前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那么我们在素质教育中究竟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呢? 一、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