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研究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年论文
应收款等资产的融资。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品提供便利资金的总和。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国际贸易融资与一般的信贷不同,具备非常鲜明的业务特点,特别强调对于企业资金流和货物流的控制,与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存在比较鲜明的区别。第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周转速度较快、融资期限短、业务流动性较强、自偿性强;第二,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例如开立信用证、信托收据贷款、出口押回、出口议付、国际保理等;第三,国际贸易融资具有灵活的融资形式和融资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融资担保方式,出现了针对大宗商品抵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
国际贸易融资更够有效的促进银行业务的扩张和国家贸易的发展,调节国家之间的供求关系,同时能有效的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其在世界经济进步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现状
我国对企业的划分较为细致,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拥有人民币500万元以内的注册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以下总资产和年度利润人民币4000万元以下销售收入的企业统称为中小企业。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断跨上新的台阶。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总数突破6000万户,而中小企业占比近97%,并贡献了中国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中国近80%的城镇就业。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以上数据有力表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其为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从融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在我国大概仅5%,而国际则达70%左右。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第 5 页 共 13 页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年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所处发展环境优势:小企业具有灵活性有比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中小企业的产品具有市场导向性和多样性;中小企业具有成本优势。我国中小企业所处发展环境劣势:宏观政策方面政府偏向于支持大型企业;资金环境上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过高;社会服务环境方面市场机制不够成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其中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扩大了12.8%。其中中小企业所占比例约为60%—70%。但是由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进出口秩序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够规范,同时我国中小型国际贸易企业受到全球经济衰退、产能过剩、国内通货膨胀等负面的影响,在持续经营方面受到很大的冲击,部分企业更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面临破产关门的境地。
表3.1 2008—2012年中小企业出口情况(单元:亿美元,%)
中小企业出口额 出口总额 所占百分比 2008年 3907 14285 27.4 2009年 3184 12016 26.5 2010年 4813 15779 30.5 2011年 6429 18986 33.8 2012年 7825 20498 38.2
图3.1 2008—2012年中国进出口额趋势图(单元:亿美元)
金额(亿美元)4000050000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300002000010000020082009第 6 页 共 13 页
201020112012年份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年论文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
1. 进出口产品结构单一
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有60%—70%是由我国中小企业生产。在近年来的出口商品结构看来,虽然我国的出口结构不断在优化,原材料出口有明显下降,高新技术类产品出口常年保持增长势头,但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不小。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中主要以服装、鞋类、纺织纱线等为主。目前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通信技术和电子产品领域,其中绝大部分是外国的大型厂商在我国设立的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属于来料加工,缺乏真正的原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
在进口商品方面主要以能源、原材料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为主,且进口幅度日益增加。目前已有许多中小企业开始转向大宗商品进口,但大宗商品的整体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资金实力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而造成损失。
2. 进出口市场缺乏规范秩序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企业规模较小,一般情况下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较快反应,但不能深入全面的了解国际市场形势缺乏长远考虑,因而一但市场上某一产品需求较高时容易出现一哄而上的情况,甚至导致供大于求。单一的产品类型、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微小差异很容易激化行业内竞争,一些中小企业选择一味的压低价格或者其他不合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作为其获得订单的优势,这样的行为无疑损害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国家在这样方面的引导监管工作也存在不足,有待加强。 3. 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加入到去激烈的全球贸易竞争中。长久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的是丰富的人力劳动资源和较低生产加工价格。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我国的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长期关注加工行业,专注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很少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资源进行自主创新,开创新产品和品牌,并且我国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全
第 7 页 共 13 页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学年论文
面。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的低技术产品很容易被国际市场上的其他生产加工者所取代。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等价格不断上涨,我国中小企业以低价形成竞争力的局势难以维持。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经营过程比其他类型企业更为复杂。在一单业务中要涉及很多个环节。例如出口贸易一般需要经过备货、订舱、报关、结算、退税等环节,前期需要的资金较多;而进口贸易则是在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延长了资金回笼的周期。且国际贸易承担的资金风险远高于国内贸易。巨大的资金需求量对于自身实力较弱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融资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融资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另一种是一英美等国为代表的以市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前者的特点主要是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来融资,后者特点表现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结构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过自身的内源融资;第二是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2012年3月,我国《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对我国主要金融机构贷款所做调查显示,在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有超过60%的企业感到相当困难,超过20%企业认为偶尔困难比较容易,只有14.6%的企业认为向银行贷款非常容易);第三是通过财政渠道融资;第四是在资本市场的融资;第五是非正规渠道融资(央行报道显示,以温州地区为例,小型企业通过短期借款和内部集资方式融资的比例分别为68.6%和45.7%,中型企业为45.8%和41%)。
长久以来,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融资情况不容乐观。自2007年美国爆发
第 8 页 共 13 页
相当困难偶尔困难非常容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