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浇梁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技术交底 - 图文
第 页/共 页 主送单位 工程地点 (里程桩号) 交底内容: 一、波纹管安装及预应力筋穿束 ⑴波纹管在安装前通过1KN径向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试验,同时应作渗水试验,以检查有无渗漏现象,确无变形、渗漏现象时方可使用。 ⑵波纹管的连接,应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作接头管,接头管长300mm,但接缝数量尽可能减少。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封口,缠绕紧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管道堵塞。 ⑶安装波纹管时,严格按设计坐标进行安装,确保管道位置准确,当管道位置与非预应力钢筋发生矛盾时采取以管道为主的原则,适当移动钢筋保证管道位置的正确,按图纸加设定位钢筋,直线段80cm一道,曲线段50cm一道,定位后管道轴线偏差不大于5mm,避免管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移位,并控制好波纹管的平弯、竖弯曲线,接头不漏浆,管道不受损伤,同时应防止临近电焊火花烧伤管壁。 ⑷波纹管安装完毕后进行钢绞线的穿束,先进行钢绞线的编束,编束时,应保证每根钢绞线之间平行,不缠绕,每隔1.0~1.5m用20#软钢丝绑扎一道,在每束两端2.0m范围内应保证绑扎间距不大于50cm。钢束端头与钢丝绳用钢丝扎紧,并用胶带将端部及钢丝缠紧,防止穿束过程中将波纹管扎破,人工配合穿束机,将钢束穿入波纹管。 ⑸钢绞线伸出锚垫板长度,在张拉端为100cm,非张拉的固定端为20cm,联结器的张拉端为100cm,下料前务必核对图纸长度,确实无误后方可下料。 ⑹浇筑混凝土之前对管道仔细检查,主要检查管道上是否有孔洞,接头是否连接牢固、密封,在波纹管与锚垫板喇叭管接头处,是否密封,严防漏浆,管道位置是否有偏差,严格检查无误后,采用空压机通风的方法清除管道内杂物,保证管道畅通。 ⑺在波纹管竖曲线顶部应留有排气孔,以保证灌浆质量。 工程项目 交底日期 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 1
二、钢绞线张拉 (1)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张拉控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以应力控制为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超过±6%时,应停止张拉,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2)张拉前须用千斤顶抽拉两端张拉的钢绞线,一是用来检查波纹管有无进浆,若进浆则可将管道疏通;二是将钢绞线两端位置进行矫正,避免钢绞线在波纹管内缠绕成麻花,使每根钢绞线均匀受力。 (3)实际伸长值的量测,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一般取控制应力的10%),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实际伸长值除张拉时量测的伸长值外,还应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量。实际伸长值的量测采用量测千斤顶油缸行程数值的方法。在初始应力下,量测油缸外露长度,在相应分级的荷载下量测相应油缸外露长度。 LZ=(Lk+L1-2L0)-Ns-LQ L0—10%σK应力下的千斤顶的实际伸长量; L1—20%σK应力下的千斤顶的实际伸长量; Lk—100%σK应力下的千斤顶的实际伸长量; LQ—张拉工作段长度内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 伸长量偏差=(LZ-LL)/LL,其绝对值小于6%。 当使用同一类工具锚时,可将现浇梁前5孔预应力筋名义内缩值得平均值Ns作为后续预应力张拉施工计算的固定数值,填在张拉记录表中,可不再逐束进行现场实测,担应定期复核。 (4)张拉严格按设计要求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_TF50-2011)执行。 本工程采用低松弛钢绞线,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00%σcon(持荷5min锚固)。 ①支架现浇连续梁预应力束张拉顺序: 横梁横向束→腹板纵向束→底板纵向束→顶板纵向束,先长束后短束。腹板束从高处束开始向低处束顺序张拉,底板束先中间后两侧,左右腹板束及顶、底板束均沿箱梁中心线对称张拉。 ②悬臂浇筑连续梁预应力束张拉顺序: 主桥体外束张拉顺序为:先边跨、后中跨,横向对称两端张拉。 根据设计要求,合龙段预应力张拉采用两项指标控制,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100%设计值以上,同时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0天后才能施加预应力;其余节段张拉待梁 2
体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90%设计值以上,同时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后才能施加预应力。先长束,后短束,仅0#块有竖向预应力束,0#块先张拉顶板纵向束,待挂篮到1#段腾出张拉空间后再张拉竖向预应力束,桥面板横向预应力束采用滞后张拉工艺,底板纵向束在合龙以后进行张拉。 三、预应力施工注意事项 (1)预应力钢材及预应力锚具进场后,应严格按现行规范要求检验、试验、验收和保管;锚具的喇叭管、锚杯、夹片和锚下螺旋筋应由厂家配套提供。 (2)所有预应力钢材不得焊接,钢绞线使用前应作除锈处理。 (3)钢绞线应用圆盘切割机切割,不得用电、气切割。钢绞线、锚具应避免生锈及局部损伤,以免影响强度和发生脆性破坏。 (4)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张拉时,应保持两端同步进行。 (5)对同一张拉截面,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得超过一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得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不允许整根钢绞线拉断。 (6)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并尽快压浆。钢绞线多余的长度应用切割机切割,切割后留下的长度控制在不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小于30mm。 (7)张拉作业施工时,必须有技术人员旁站,同时应按规范要求作好记录。确定锚固正常后,千斤顶回油缸进油,回油直至千斤顶外露30~40mm,停机施工后,向监理工程师递交张拉施工相关记录。 (8)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滑丝: (a)可能在张拉时锚具锥孔与夹片之间有杂物。 (b)钢绞线有油污,锚垫板喇叭口内有混凝土和其它杂物。 (c)锚固长度小于规范要求值。 (d)初应力小,可能钢束中钢绞线受力不均匀,引起钢绞线收缩变形。 (e)切割锚头钢绞线的留的太短,或未采取降温措施。 (f)夹片、锚具的强度不够。 断丝: (a)钢束在孔道内部变曲,张拉时部分受力大于钢绞线的破坏力。 (b)钢绞线本身质量有问题。 3
(c)油顶重复多次使用,导致张拉力不准确,校正有效期为6个月且不超过300次张拉作业,超过应重新标定。 预防措施: 钢丝束在穿束必须理顺,防止钢丝束缠绕拧麻花,安装锚头时两端钢绞线必须对应,用手锤敲打看是否是同一根钢绞线,顺序是否正确。 处理原则: 在张拉时,钢绞线滑丝或断丝数量对于同一张拉截面,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得超过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得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否则应予以处理。 处理方法: 对于断丝,首先可提高其他钢丝束的控制张拉力作为补偿,但在任何情况下最大超张拉力不得超过0.8×1860×Ay×N。 对于滑丝,采用YDC型千斤顶多孔退锚器退锚,张拉滑丝钢绞线直至将滑丝的夹片取出,换上新夹片,再张拉至设计应力即可。如遇滑丝过程中钢绞线受到严重损伤,则应将锚具上的所有钢绞线全部卸荷,然后换上一套新的锚具重新张拉。 四、压浆 (1)采用真空压浆施工工艺,M50水泥压浆剂配比按照试验室送检确定的配比: (水泥:压浆剂):水=(0.9:0.1):0.28。 (2)张拉工艺完毕后,应立即将锚板周围预应力筋间隙、波纹管接头、及波纹管与锚板相接处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封闭,强度达到10MPa之后将试验设备进行连接。 (3)按浆体配合比搅拌水泥浆,搅拌前应加水空转搅拌机数分钟,将积水排净,并使其内壁充分湿润。在全部水泥浆用完之前不得再投入原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得方法,搅拌好的水泥浆须一次用完。 (4)压浆:水泥浆自拌制至压人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范围内。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所致的流动度降低的水泥浆,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压浆顺序应先下后上,逐孔进行,防止漏孔。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将所有最高点的排气孔依次一一放开和关闭,使孔道内排气通畅。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宜尽量先连续压浆完成,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通畅。 待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