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作者:陈柯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05期
摘 要: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变得丰富多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裨益,广受教师推崇,使教学行之有效的一个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应用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据此,结合教学实际经验,简单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时遇到的问题及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一、小学语文开展小组合作常遇到的问题 1.小组合作形式化是主要问题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各学科、各年级都在积极进行创新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但不管是哪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依然一定程度上都脱离不了传统模式的影响,因为学生在意识深处还是倾向专心听讲,缺乏主动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小组合作教学来说,在语文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初始会感觉很新颖,但是在后续采用时,有时就会变为一种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比如,教师如果不能制定完善的制度和监督奖惩措施,那么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就会不认真对待,将这段时间变成聊天闲谈。而由于教师分组不合理或任务不合适,导致有些成绩较差或性格沉默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根本不发言或极少发言。这些情况使小组合作失去了本身的作用,对语文学习起不到丝毫帮助,反而还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 2.缺乏合作意识是导致小组合作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
小组合作的目的要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互相帮助、拓展思维,通过集体的力量快速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但由于现在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深受家长宠爱,所以本身的团结合作和集体互助意识较为薄弱,反而是独立的个性占据上风,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个人的表现欲极强而不顾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使得小组合作出现矛盾,不能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了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的任务,但是有些小组的学生,因为争抢林冲这一主要角色的朗读机会,没有人愿意读旁白或其他小角色,所以学生之间互不相让,为了这一角色争吵不休,到时间结束也没顺利完成朗读任务。 二、小学语文开展小组合作的有效策略 1.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分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