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赵泉午 卜祥智
1)降低采购成本,开发“利润源泉” 2)降低库存占用资金,减少库存管理费用 3)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4)获取市场信息,挖掘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采购的分类
1)按采购过程分类:
①战略采购 ②策略采购 2)按采购货物分类:
①原料②零部件③维护、修理和运营用品④半成品⑤成品⑥投资品或固定设备 ⑦服务
3)按采购地分:国内采购、国外采购 4)按采购政策分:集中采购、分散采购
采购过程
1)采购申请 2)选择供应商 3)确定价格 4)签约或签发采购订单 5)协议或订单跟踪与稽核 6)接受货物 7)确认支付发票与结案
常用的采购管理策略
a、 批量合并 b、供应商运作一体化 c、JIT采购 d、采购外包
JIT采购
准时制采购也叫JIT(Just In Time)采购,是在保证正常生产供应的前提下,避免一切浪费(空间、时间、人力、物料、能源和资金等)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最佳运用.它强调物流达到目的地的准时性,即在需要的时候抵达。 长处
(1)保证质量的一致性(2)节约资源 (3)降低成本 (4)维持长期合作关系 实施的关键措施
(1)减少供应商数量
(2)选择就近设厂或设库的供应商 (3)制定应急预案或备选方案
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
(1)一般性供应商:简化采购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2)关键性供应商:降低供应风险 (3)常规性供应商:降低采购总成本 (4)战略性供应商: 提高综合竞争力
战略采购与一般采购
一般采购:采购注重短期利益和单一的采购价格最低 战略采购:注重长期利益,最低总获得成本
5
供应链管理与采购
1)为订单而采购,而非为库存而采购 2)从一般买卖关系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变多源供应为少源供应
4)变大批量少批次采购行为为小批量多批次采购
第四章 库存管理 (这一章老师虽然没说,但是经济批量的计算是必考的哦)
库存——是在企业生产和物流渠道中各仓库点存储的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成品。 企业持有库存的原因
1) 客户需求的突然变化
2) 供应商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的不确性 3) 数量折扣
4) 库存管理战略:定量采购、定期采购 5)投机性采购
库存的重要性
库存产生大量的成本:持有成本、机会成本、贬值、过时、返工、价格保护和返还 库存影响产品的可获得性、产品供应到市场的速度和成本,是构成良好顾客服务水平的关键。
库存的负作用
1)固定费用支出 2)大量资金的占用 3)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 4)保险费支出 5)机会损失
6)掩盖生产、经营中的差错和问题
库存管理中的成本结构
1.采购成本:订购成本、货物运输成本
2.库存持有成本:空间占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库存风险成本 3.缺货成本:失去销售机会的成本、保留订单而形成的成本
1.经济订货批量——可以使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的总和最小的批量(福特·哈里斯)。 总成本=年库存持有成本+年订货成本(或作业交换成本)+货物成本
TC= + + CR
TC—年总成本 R—需求量 h—单位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 S—订购或作业交换成本(元/批) Q—订货批量 C—单位产品的价格
6
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
EOQ =
订货次数:n=R/Q 订货间隔期:T=365/n 假设条件:
需求是连续的;且需求速度稳定;不存在需求、订货周期或供应的不确定性;价格不受批量变化的影响。
例4-1:佳购商店对台式机的月需求量为1000台,每次订购的固定订购、运输和接受成本为4000美元。每台计算机的进价为500美元,零售商库存持有成本占进价的20%。估算经济订货批量。
解:R=1000×12=12000 S=4000 h=500×20%
= = ≈ 980(台)
平均库存: 年订购次数:
= =
=490(台)
=12.24 (次)
每年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 + =97980(美元)
(课本115页 书上的例题都去看一下 还要老师布置的两道题目 这里不一一例举了)
安全库存(Safety Stock)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临时用量增加等)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缓冲库存)。 提高安全库存水平 :
1.可以增加产品供给能力,增加销售收入 2.增加供应链的库存成本
确定适当的安全库存 1)需求不确定的度量
平均需求、 标准差、变异系数 2)产品供给能力的度量 产品供给率、订单完成率 3)安全库存的确定
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
7
降低安全库存的管理杠杆 1)集中库存
平方根法则:如果相互独立的库存点减少了n倍,那么平均的安全库存量预期会下降
倍。
2)信息集中化
3)产品分类管理:畅销与滞销商品 4)产品替代 5)零部件通用化
库存控制管理
1.定量订货法(fix-quantity system)
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的库存数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
2.定期订货法(fix-interval system)
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
总体库存控制策略
ABC分类法——按照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A类:价值高,数量少。需重点管理,严格控制其收发货物,库存数据要准确,更新周期短 C类:数量大,价值低。可简化控制,成批更新。
B类:介于A和C之间,在有些情况下,可进行重点管理。
第五章 牛鞭效应与供应链协调 牛鞭效应(老师划的第三个重点哦)
指在供应链系统中,订货量的波动在从零售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制造商、制造商又到零部件供应商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大
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1. 库存过高 2. 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增加 3. 利润降低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