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3分析三维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和抗震性能
3.3 分析三维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和抗震性能
此次用ansys进行三维框架的时程分析。
模型建立
三维框架如图,所示:
结构建筑面积为: ,高度为:18.75m。
震动时程
采用加速度数据输入,其函数为:
xn=cos(2*pi*5*n)+3*cos(2*pi*20*n)+(2*randn(size(n))); 数据点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采样频率为100Hz,保存在test3.txt文件中。数据点图像为,如下:
注:理论上,地震动应该用白噪声模拟即可,此处震动函数是不符的,由于一次计算
时间消耗颇大,故此处没有进行修正,以后可以稍作改进。
Ansys时程分析
Ansys时程分析进行了两部分:一是,自振频率分析;二是将上述假定地震动输入,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取底层22号节点和22号正上方顶层765号节点数据。
Figure 1 22号节点加速度响应
Figure 2 22号节点的速度反应
Figure 3 22节点的位移反应
Figure 4 765号节点加速度反应
Figure 5 765号速度反应
Figure 6 765号位移反应
结论
对比于震动输入,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明显减小;结构材料本构采用理想弹性,而速度和位移的衰减,明显是阻尼耗能效果表现。从22号和765号节点的数据表现可以看出:顶层的反应比底层大,存在显著的鞭端效应。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