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五届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职业技能竞赛试题+答案(江苏) - 图文
A.平流层的位温低于对流层。 B.平流层的位温高纬度低,低纬度高。 C.位温随高度的增加,平流层快于对流层。 D.位温随高度的增加,对流层快于平流层。
11.在水平方向上气压变化幅度相同时,(D)系统的水平气压梯度特征值最大。
A.行星尺度 B.天气尺度 C.中尺度 D.小尺度 12.空气运动对气团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D)运动可以使大气中温度、湿度的水平梯度减小,增加大气中温、湿特性的水平均匀性。
A.上升辐散 B.上升辐合 C.下沉辐合 D.下沉辐散 13.在边界层中,由于摩擦作用使风速减小,并且其方向偏向(B)。 A.高压区 B.低压区 C.运动前方 D.运动后方 14.以下关于云团和环境场配置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暴雨云团一般出现在垂直风切变较小条件下 B.雷暴云团出现在强垂直风切变下
C.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生成于暖湿和强风垂直切变的环境中 D.MCC产生的大尺度环境条件是在弱静止锋附近有强低空暖湿气流入侵
15.我国北方地区的雷暴云团,主要形成在(D)中。 A.高空槽 B.晴空区 C.层状云 D.切变线.低涡及冷锋低槽云系
16.台风具有向()方向的内力,是因为作气旋式旋转而具有向()方向的内力,和作上升运动而具有向()方向的内力。(C)
A.西北、西、北 B.北、西、西北 C.西北、北、西 D.西北、北、西北
17.电磁波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在大气中由于(A)分布的不均匀性,就会产生折射,使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
5
A.折射指数 B.温度层结 C.垂直风切变
三、多项选择题(共17小题,每题1.5分,计25.5分) 1.锋面具有很强的(ABCD)。
A.温度梯度 B.绝对涡度 C.静力稳定度 D.风垂直切变
f??u?0?y?u?0?yf?2.是(E);表示(D)。
A.基本气流的相对涡度 B.对称不稳定 C.条件不稳定 D.惯性不稳定 E.基本气流的绝对涡度 F.地转参数 3.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ABC)。
A.代表性 B.准确性 C.比较性 4.雷暴的加强通常由以下因素导致:(ACD) A.两个雷暴合并 B.雷暴远离辐合线 C.雷暴的出流边界与另一条辐合线或积云线相遇 D.雷暴到辐合线特别是出流边界的距离基本保持不变。 5.反射率剖面产品可用来(CD)
A.估计风暴顶辐散 B.可以迭加综合属性表 C.估计较高反射率的高度 D.表示超级单体的悬垂结构 6.雨层云在可见光云图上表现为从(D)不等;在红外图上雨层云表现为均匀的(C)。??????
A.白色 B.灰色 C.灰色到白色 D.白到灰白 7.水汽图像上最黑(暗)的色调表示(ACE)。
A.对流层中上层无水汽无云 B.整个对流层无云 C.对流层中上层盛行下沉运动 D.沙漠 E.卫星探测到的辐射能最大
8.引起对流不稳定的局地变化的因素有(ABC)。
6
A.不稳定的垂直输送 B.散度 C.θse平流 D.温度平流
9.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的内力,是因为作气旋式旋转而具有向(A)方向的内力,和作上升运动而具有向(C)方向的内力。
A.北 B.南 C.西 D.东 10.以下各项中可能导致谱宽增加的非气象条件有:(ACD)。 A.天线转速 B.风切变 C.距离 D.雷达的信噪比 11.边界层中,摩擦作用使风压场不满足(ABC)。 A.静力平衡 B.梯度平衡 C.地转平衡 12.经典超级单体风暴产生的环境条件为(BCD)。 A.垂直风切变 B.低层丰富水汽 C.大的垂直不稳定度 D.对流前的逆温顶盖
13.长波调整是指长波波数的变化和长波更替过程,请选出下面属于长波调整的过程(ABCD)
A.长波槽脊新生 B.阻塞形势建立 C.横槽转向 D.切断低压消失 14.汇合槽的变化是由(ACD)因子决定 A.汇合槽中有负相对涡度平流输送 B.负变高使汇合槽减弱
??C.槽线固定点有负相对涡度增加(?t<0)
?HD.槽固定点等压面高度增高(?t>0)
15.梅雨天气的环流特征描述正确的有(ABC) A.低层是东北风或西北风与西南风形成的辐合上升区 B.中层是无辐散层 C.高层是辐散层
D.雨带主要位于低空急流和850hPa切变之间
7
16.根据气团的不同地理类型,地面上存在哪几种锋面(AB)。 A.北极锋 B.极锋 C.副热带锋 D.热带锋 17.预报长波调整,除了注意系统的温压场结构特征和系统所在地形条件,还要注意(ABC)。
A.不同纬度带内系统相互影响 B.紧邻槽脊相互影响 C.上下游效应和波群速 D.台风的影响
四、简答题(共6小题,计27分)
1.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趋势有哪几个方面?(4分) 答: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 天气监测向全方位、精细化和定量化发展
(2) 数值天气预报由天气尺度向中小尺度和次天气尺度发展 (3) 集合预报成为未来天气预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4) 临近预报业务得到明显发展 (5) 天气预报向无缝隙方向发展 (6) 天气预报制作方式更加现代化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