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工设备试题3
化工习题3
2009-10-22 19:27
吸收基础知识1 操作弹性大、阻力小是填料塔和湍球塔共同的优
点。 ×
2 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
3 亨利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亨利定律可知,当温度升高时,表明 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
4 目前用于进行吸收计算的是双膜理论。 √ 5 难溶气体的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膜上。 ×
6 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已知平衡线与操作线为互相平行的直线,则全塔 的平均推动力△Ym与塔内任意截面的推动力Y-Y*相等。 √ 7 在填料吸收塔实验中,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 8 在吸收操作中,改变传质单元数的大小对吸收系数无影响。 √
9 在吸收操作中,若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值时,吸收推动力趋于最大。 ×
10 在吸收操作中,只有气液两相处于不平衡状态时,才能进行吸收。 ×
11 在吸收过程中不能被溶解的气体组分叫惰性气体。 √
消防1 爆炸极限和燃点是评价气体火灾爆炸危险的主要指标。 ×
2 凡是可以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以称为点火源。 √
3 防火防爆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在火灾爆炸未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 √
4 防止火灾、爆炸事故蔓延措施,就是配备消防组织和器材。 × 5 火灾、爆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明火和静电摩擦。 √
6 静电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原因在于静电放电火花具有点火能量。 √
7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 以上时便不会着火或爆炸。 \
8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即会发生爆炸。 ×
9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小 。 ×
10 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是稍加摇晃,打开开关,药剂即可喷出。 ×
11 燃烧就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的激烈的强氧化反应。
√
12 使用液化气时的点火方法,应是“气等火”。 ×
13 限制火灾爆炸事故蔓延的措施是分区隔离、配置消防器材和设置安全阻 火装置。 √
14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应当设在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 侧。 ×
15 用消防器材灭火时,要从火源中心开始扑救。 ×
16 有毒气体气瓶的燃烧扑救,应站在下风口,并使用防毒用具。 × 17 在化工生产中若出现火灾事故,基本的灭火方法有冷却法和隔离法。 ×
18 在液化石油气管道着火时,应尽快扑灭火焰。 × 19 只要可燃物浓度在爆炸极限之外就是安全的。 ×
压缩制冷1 深度制冷的温度范围在( ) 173K以内 273K以
下 173K以下 73K以下 C
2 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经济性,发挥较大的效益,工业上单级压缩循环压 缩比( ) 不超过12 不超过6~8 不超过4 不超过8 ~10 B
3 往复式压缩机压缩过程是( )过程 绝热 等热 多变 仅是体积减少压力增大 C
4 下列压缩过程耗功最大的是( ) 等温压缩 绝热压 缩 多变压缩 B
5 空调所用制冷技术属于 ( ) 普通制冷 深度制冷 低温制冷 超低温制冷 A
6 制冷的基本膨胀是( ) 等焓膨胀和等熵膨胀 等压膨 胀 等容膨胀 等温膨胀 A
7 往复式压缩机产生排气量不够的原因( )。 吸入气体过脏 安全阀不严 气缸内有水 冷却水量不够 B
8 离心式压缩机大修的检修周期为( ) 6个月 12个月 18个月 24个月 D
蒸发1 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加热蒸气。 √
2 多效蒸发流程中,主要用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场合的是平流加料。 √
3 溶液在自然蒸发器中的循环的方向是:在加热室列管中下降,而在循环 管中上升。 ×
4 提高蒸发器的蒸发能力,其主要途经是提高传热系数。 √
5 一般在低压下蒸发,溶液沸点较低,有利于提高蒸发的传热温差;在加 压蒸发,所得到的二次蒸气温度较高,可作为下一效的加热蒸气加以利用。T 6 用分流进料方式蒸发时,得到的各份溶液浓度相同。 ×
7 在多效蒸发的流程中,并流加料的优点是各效的压力依次降低,溶液可 以自动地从前一效流入后一效,不需用泵输送。 √ 8 在多效蒸发中,效数越多越好。 × 9 真空蒸发降低了溶质的沸点。 ×
10 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 √ 11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是强制循环蒸发器。 ×
蒸发基础知识1 在多效蒸发时,后一效的压力一定比前一效的低。
×
2 饱和蒸汽压越大的液体越难挥发。 ×
3 采用多效蒸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二次蒸汽。效数越多,单位蒸 汽耗用量越小,因此,过程越经济。 ×
4 单效蒸发操作中,二次蒸汽温度低于生蒸汽温度,这是由传热推动力和 溶液沸点升高(温差损失)造成的。 √
5 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相比,其单位蒸汽消耗量与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均减少 。 √
6 根据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蒸发操作可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
7 逆流加料的蒸发流程不需要用泵来输送溶液,因此能耗低,装置简单。 ×
8 溶剂蒸汽在蒸发设备内的长时间停留会对蒸发速率产生影响。 √ 9 溶液在中央循环管蒸发器中的自然循环是由于压强差造成的。 √ 10 提高传热系数可以提高蒸发器的蒸发能力 。 √
11 在膜式蒸发器的加热管内,液体沿管壁呈膜状流动,管内没有液层,故 因液柱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可忽略。 √
12 在蒸发操作中,由于溶液中含有溶质,故其沸点必然低于纯溶剂在同一 压力下的沸点。 ×
13 蒸发操作只有在溶液沸点下才能进行。 ×
14 蒸发操作中,少量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传热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
15 蒸发操作中使用真空泵的目的是抽出由溶液带入的不凝性气体,以维持 蒸发器内的真空度。 √
16 蒸发过程的实质是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 √
17 蒸发过程中操作压力增加,则溶质的沸点增加。 ×
18 蒸发过程主要是一个传热过程,其设备与一般传热设备并无本质区别。 √
19 蒸发是溶剂在热量的作用下从液相转移到气相的过程,故属传热传质过 程。 ×
蒸馏17 减压蒸馏时应先加热再抽真空。 ×
10 精馏操作时,若F、D、XF、q、R、加料板位置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 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大。 √
6 精馏操作时,塔釜温度偏低,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馏出液的组成变低 。 √
15 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的液气比和馏 出液的组成均不变。 ×
7 精馏操作中,操作回流比必须大于最小回流比。 × 16 精馏操作中,回流比越大越好。 ×
20 精馏操作中,若塔板上汽液两相接触越充分,则塔板分离能力越高。满 足一定分离要求所需要的理论塔板数越少 ×
18 精馏操作中,塔顶馏分重组分含量增加时,常采用降低回流比来使产品 质量合格。 ×
21 精馏操作中,在进料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塔内气相负荷的大小是通过调 整回流比大小来实现的。 ×
4 精馏塔操作过程中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压力、进料量和回流比来实现对 气、液负荷的控制。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