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试行)
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试行)
续表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表现水平划分 水平一 能在简单情境中识别运算规则(参见例31) 水平二 能说明运算过程中特定步骤表示的含义(参见例32) 水平三 能用适当的方式(如画图、描述等)解释运算规则或结果(参见例33) 理解运算 数学运算实施运算 能根据运算规则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参见例34) 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根据运算规能灵活运用规则,寻求合理简洁的途则正确进行验算;能正确计算两步整数径进行运算(参见例36) 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参见例35) 能参照一定标准进行估算或估计(参见例38) 知道能用调查、测量等简单方法收集数据;知道对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数据(参见例41) 能运用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参见例39) 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能从调查、测量等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能根据数据的特点,自行制定不同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参见例42) 估算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估算(参见例37) 数据分析能用适当的方式,收集记录数据;能收集和整理数据 按给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参见例40) 描述和分析数据
能读出数据所蕴含的简单信息(参见例43) 能读出数据的简单分布情况(参见例能借助对数据的描述,进行简单的判44) 断、解释(参见例45) 9
附录 数学关键能力表现水平划分中的参考例题
例1.
关键能力 学业表现 抽象出数或图形 能在具体事例中辨认出数或图形 ①
1.下面各数中的“5”,表示5个十的是( ) A.3425 B.5342 C.4523 D.3452
2.把一张长方形纸的一角折起来(如右图),用符号“┐”把图中的直角标出来。
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试行)
◎江苏省义务教育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试行)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
1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框架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①借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文化体悟与传承四个方面。基于学业质量监测的需要,我们对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做了进一步分解,并研制了三年级学生的水平表现。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小学阶段相应要求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小学阶段相应要求:热爱祖国语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
① 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 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