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复习学案
第4、5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复习学案
【课程标准】
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复习重点】
唐朝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鉴真、玄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时期生活在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生活区域 当代什么民族的前身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往 藏族 维吾尔族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唐玄宗册封“怀仁可汗” 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 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 吐蕃人 青藏高原 回纥人 色楞格河流域 南诏人 云南苍山洱海一带 白族和彝族 靺鞨族 东北地区 突厥人 天山南北 满族 2.唐与吐蕃的关系: 唐太宗时期:
把 嫁给松赞干布,传播了中原先进的 和 ,促进了 的发展,密切了 的关系。 唐玄宗时期:
尺带珠丹(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上书唐玄宗: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唐穆宗时期:
唐朝和吐蕃会盟,刻有《唐蕃会盟碑》,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价值:是汉藏两族关系密切的见证。
3、唐朝的民族政策: 二、唐朝的对外关系: (一)朝、日遣唐使
1、在唐朝与中外交往中, 、 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在所有留学生中 的留学生人数是最多的。 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日本从 朝时开始派“遣唐使”。意义:他们把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回国内,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举例说明:如?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 ,?在社会生活上(如服饰、茶道等)至今还保留着 朝人的某些风尚。?日本仿照唐制进行了社会改革,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二)鉴真东渡
1、 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位时期,应日本僧人
的邀请六次东渡日本弘扬 的唐朝僧人是 。
2、鉴真东渡的意义是传播了 和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玄奘取经
1、唐朝与 (古印度)的文化交流主要是围绕着 进行的。
2、 在位时期,高僧 西游天竺,目的是:寻师访友,研习佛法,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贡献是:回国后带回大量佛经,促进了中印的文化交流,还以亲身见闻写成《 》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四)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举例说明: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鉴真东渡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中日交流;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新罗仿唐制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等。
原因: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唐朝的经济文化领先世界;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交通发达。
【达标测评】
1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这些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2时期,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流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大 C.对外政策开放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3.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4.鉴真和玄奘这两位人物为唐朝作出的共同贡献是什么?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材料一 自从(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 文皇南面坐,夷狄(北方少数民族)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到)我国都。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唐政府先后与吐蕃进行过哪两次和亲?北方少数民族向哪一位皇帝献号“天可汗”?为什么?
(2)从中你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上得到什么启示呢?
6. 材料一 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又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诏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根据材料一,概况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什么?
(3)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2)唐太宗。因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3)必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来处理当今的民族关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