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项链导学案

项链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6:33:22

《项链》导学案

班级____ 小组____ 姓名____ 课型 新授课 课时3课时 授课时间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质疑、启发、讨论法 知识链接: 莫泊桑,(1850.08.05-1893.07.06),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课前预习案 一、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1.寒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惆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黯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誊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面相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惭形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查阅资料,完成下面的卡片,掌握关于“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文学常识。 作家 莫泊桑 国籍 法国 代表作 三.复述故事情节

1

课内探究案(一) 一、梳理文章结构

1. 复述故事情节

2.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围绕“项链”都写了哪些情节?以“项链”为中心词给小说各部分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3.在这几个情节中,哪些情节出乎人的意料?你欣赏吗?欣赏的理由是什么?哪些情节对人物命运影响最大?

4、进一步深入情节,分析在不同情节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透视人物心理、性格发展过程。

A.借项链前,玛蒂尔德有哪些苦恼和梦想?

B.得到请柬后。情绪怎样变化 ?

C.舞会上她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 用两个字概括

D.舞会结束,他马上想到的是什么?

E.丢项链后,她怎样处理这件事?

F.她是怎样还债的?

G.十年后,还清了债务。玛蒂尔德再次见到女友,她为什么要告诉女友十年前的事实?

5、.从文章的内容看,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十年艰辛的项链竟然是假的,我们不难理解结局的“意料之外”,可我们还说它是“情理之中”,这在文中有哪些根据?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提示:文中有三处暗示项链是假的。

6、分析、鉴赏结局的空白

本文结局除了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空白。文章的结局是“实在”的,但同时又是“空白”的,“实在”是说指明了项链是假的;“空白”则指我们不知道玛蒂尔德到底想什么。

提问:1.玛蒂尔德听到佛莱思节夫人的惊叹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吗?

2

(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发表看法。不一定要统一的意见。)

提问:2.使用空白艺术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3.你能从你所接触过的文章,音乐或绘画等作品中再举一例吗?

课内探究案(二) 二、品读人物形象

作者说:“要是那时侯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1.“极细小的一件事”指什么事?

2.丢项链前后,玛蒂尔德的人生有什么不同?仔细阅读小说,完成下表。

玛蒂尔德的人生 丢项链前 丢项链后 外 貌 生活状况 心理状况 原 因 (性 格) 3、使玛蒂尔德付出惨重代价的是她的____。 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在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对她持怎样的态度?(要求学生尝试概括性的总结) 明确:﹍﹍﹍﹍﹍﹍﹍﹍﹍﹍﹍﹍﹍﹍﹍﹍﹍﹍﹍﹍﹍﹍﹍﹍﹍﹍﹍﹍﹍﹍﹍﹍ ﹍﹍﹍﹍﹍﹍﹍﹍﹍﹍﹍﹍﹍﹍﹍﹍﹍﹍﹍﹍﹍﹍﹍﹍﹍﹍﹍﹍﹍﹍﹍﹍﹍﹍﹍

﹍﹍﹍﹍﹍﹍﹍﹍﹍﹍﹍﹍﹍﹍﹍﹍﹍﹍﹍﹍﹍﹍﹍﹍﹍﹍﹍﹍﹍﹍﹍﹍﹍﹍﹍

作者态度:﹍﹍﹍﹍﹍

3

4、玛蒂尔德的性格仅仅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吗?作者对她仅仅是讽刺吗?在当时的法国,女性只有凭借美貌和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和价值,只有在男子目光的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她们毫无独立价值、社会地位可言。把女性视为玩物的恶劣的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风气弥漫于整个法国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能从玛蒂尔德身上看到哪些闪光点? 明确﹍﹍﹍﹍﹍﹍﹍﹍﹍﹍﹍﹍﹍﹍﹍﹍﹍﹍﹍﹍﹍﹍﹍﹍﹍﹍﹍﹍﹍﹍﹍﹍

5.比较玛蒂尔德丢项链前后的状况,你认为丢项链这一事件,对玛蒂尔德是“成全”还是“败坏”?为什么?(答案不要求统一)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的?

6.归纳玛蒂尔德的形象特点。

三、品味小说主题 讨论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自然的完成的,正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样,对这篇小说 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目前还在进行之中,尚无权威定论。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五种观点(投影出示),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A、“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这是一般认可的看法。 B、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

C、小说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不稳定及对他们的这种尴尬处境的同情。 D、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E、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 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拓展】

《项链》构思巧妙,尤其是其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请你选择一题,展开想象,续写(改写)小说结局。

①改写结局:“要是那时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景况呢???”

②续写结局:“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我的疑惑】

4

5

搜索更多关于: 项链导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项链》导学案 班级____ 小组____ 姓名____ 课型 新授课 课时3课时 授课时间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质疑、启发、讨论法 知识链接: 莫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