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四校联考化学试卷
芜湖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四校联考
化 学 试 卷
化学试题共 8页。满分100 分。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Ni 59 Cu 64
Ⅰ卷(选择题,共4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化学反应原理》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有关
B. 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D.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2.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 A. 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 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 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 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3.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OH-)=l×10-13mol·L-1的溶液中:K+、Mg2+、Cl-、NO3- B.0.1mol/L的NaNO3溶液中:H+、Fe2+、Cl-、SO42- C.含有大量Fe3+的水溶液中: Na+、NH4+、SCN-、Br-
D.水电离产生的c(H+)为1×10-l2mol·L-1的溶液:NH4+、Na+、Cl-、CO32- 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 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 B.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溶解32 g铜,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
C.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D.25℃ 时,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OH0.1NA个
-
-1
+
5.已知:①2SO2(g)+O2(g)2SO3(g) ΔH =-196kJ·mol(慢)
-1
研究表明,在含有少量NO的情况下,上述反应的机理为: ②2NO(g)+O2(g)③2NO2(g)+2SO2(g)
2NO2(g)(快)
2NO(g)+2SO3(g)(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O2也是反应①的催化剂 B.反应①的活化能为196kJ·mol C.反应速率与NO的浓度无关 D.NO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改变ΔH 6.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
-1
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7. 水解反应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事实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事实或现象 明矾可将浑浊的雨水变澄清 将FeCl3溶液蒸干、灼烧,可得到固体Fe2O3 配制SnCl2溶液时,先用盐酸溶解固体再加水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
8.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气体,回收硫化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也可变废为宝。其反应原理为:2H2S(g)+O2(g)═S2(s)+2H2O(l) △H=﹣632kJ?mol.在酸性固体电解质环境下,硫化氢的处理原理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2H2S-4e=S2+4H
B.电子有电极a经质子固体电解质膜流向电极b
C.1mol的H2S气体完全反应得到固体S2和水蒸气放热 316kJ
D.负载中电流流动方向自上而下
-+
﹣1
3+解 释 明矾中的Al水解生成了Al(OH)3胶体 加热促进了FeCl3水解 盐酸抑制水解 同时施用氮肥和钾肥效果更好
9.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由甲可知: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O2(g) = H2O(g) ΔH =﹣241.8 kJ/mol B.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
N2O4(g),A点为平衡状态
C. 由丙可知: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 ℃升温至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 由丁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10.SF6被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80%用
于高中压电力设备。S与F2反应制备SF6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化学上常用生成热(E)表示物质的相对能量(kJ·mol?)。已知SF4(g)、
1
F2(g)、SF6(g)的生成热分别为-775kJ·mol?、
1
0、-1209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图像中ΔH2=-344kJ·mol?
1
B.断裂SF6(g)分子中的化学键要放出1209kJ·mol?的能量
1
C.S(g)+3F2(g)=SF6(g) ΔH=-1488kJ·mol?
1
D.F2(g)的生成热是0说明F2(g)所含的能量为0
11.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s)与H2O(g)发生可逆反应C(s) + H2O(g)
CO(g) + H2(g),反应达到平衡后C(s)与H2O(g)转化率为2:1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加入的C(s)与H2O(g)物质的量为2:1 B.若增大压强,H2O(g)转化率不变化
C.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16 D.达平衡后,向体系中加入C(s),平衡向右移动. 12.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装置① 装置② A. 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 B. 装置①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C. 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
D. 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溶液中的c(Cu)保持不变
13.常温下0.1 mol·L二元酸H2A的溶液中含A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
A.H2A溶液中c(H)= c(OH)+ c(HA)+ c( A) B.NaHA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 C.H2A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a2=1.0×10
D.0.1 mol·L Na2A溶液中存在c( A)>c(HA)>c(OH)>c(H)
14.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现向1 L 0.1mol·LHF溶液中加入0.1 mol CaCl2固体(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HF溶液c(H)约为6×10
+
-3
-1
-4
-10
-1
2---
+
-3
+
-
-2-
mol·L
-1
B. 加入 CaCl2后溶液中有CaF2沉淀产生 C. 加入CaCl2后溶液中的c(H+)浓度不变
D. 2HF(aq)+Ca2+(aq)=CaF2(s)+2H+(aq)的平衡常数为K=8.88×102 15.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HSO3和NaHC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和C均用R表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