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校级联考】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五)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试题
(五)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但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 B. 蛋白质和核酸都可以在细胞质中合成 C. 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DNA的多样性 D. —些蛋白质和核酸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答案】D
2. 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其在血浆中的含量在妊娠30周时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胎儿出生后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含量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FP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参与 B. 肝细胞癌变后,其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C. 成年人血液中的AFP含量一般要多于刚出生的胎儿 D. 细胞癌变后,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不易表达 【答案】C
【解析】甲胎蛋白(AFP),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转运,还需要线粒体供能,A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所以容易扩散和转移,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甲胎蛋白(AFP) 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其在血浆中的含量在妊娠30周时达到最髙峰,以后逐渐下降,胎儿出生后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说明刚出生的胎儿的血液中的AFP含量高于成年人,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不易表达,所以癌细胞会无限增值,D正确。
3.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并给予一定的处
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即将发育成青蛙的蝌蚪做实验材料,以注射的方法向蝌料体内注射甲状腺激素 B. 用幼小的蝌蚪做实验材料,饲喂富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C. 用幼小的蝌蚪做实验材料,饲喂富含碘的饲料
D. 用即将发育成青蛙的蝌蚪做实验材料,饲喂富含碘的饲料 【答案】B
【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而成体蛙已经完成了个体发育,因此应该选择幼小的蝌蚪做实验材料,AD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因此应该饲喂富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B正确、C错误。
4. 如图表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情况,A?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的基因不能进行表达 C. 每条染色体在该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 D. 这种变异会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交叉互换后,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基因本身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图示表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正确;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的基因可以进行表达,B错误;图示交叉互换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还没有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图示变异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月宫一号”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已经有三位志愿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活了105天,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微生物,所以不会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B. 相比北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C. 图中各种生物都通过细胞呼吸的方式散失大量热能 D. 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强 【答案】A
【解析】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A错误;相比北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少,因此自我调节能力减弱,B正确;图中各种生物都通过细胞呼吸的方式散失大量热能,C正确;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二恶恢复力稳定性较强,D正确。
6. 我国发现的世界首例双基因突变患者是位女性,该女性同时患有抗维生素D佝倭病和马凡氏综合征,这两种病分别由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该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且Ⅱ-4的两条X染色体均含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Ⅰ-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 两个致病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该家庭再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女儿的概率是1/4 D. Ⅱ-3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育女孩 【答案】A
【解析】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4号有病且两条X染色体均含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一个来自于母亲,一个来自于父亲,又因为母亲有病,父亲正常,说明父亲2号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1、2号都不含马凡氏综合征致病基因,且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因此无法预测该家庭再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女儿的概率,C错误;3号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的男孩一般不会患病,女儿都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因此建议生男孩,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 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请思考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更加稳定。据此可初步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其五碳糖或碱基种类均可做出判断,如果_______________,则为DNA,如果_______________,则为RNA。
(3)也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物质种类,将宿主细胞在含有放射性标记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一段时间后搜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否都需要标记? 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NA (2). DNA是双链而RNA是单链, DNA的结构相比RNA更稳定,不易发生变异 (3). 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或含碱基T (4). 五碳糖是核糖或含碱基U (5). 不需要 (6). 如果各种核苷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DNA还是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解析】试题分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特有的成分是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RNA是单链的,不稳定、易发生变异,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
(1)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易发生变异,而题中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稳定,说明其遗传物质是双链DNA,不易发生变异。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种核酸中,DNA特有的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
(3)如果各种核苷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DNA还是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因此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不需要都标记。
8. 光照下天竺葵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天气葵植株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物质、Y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_______(填序号)。
(2)当植株处于图乙中d点时,所能进行图甲中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当植株处于图乙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