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 - 图文
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5.不同地区,气温的年变化不同。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大。 【气温的分布】
1.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
4.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5.同一纬度地区,气温随着海陆的不同而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6.同一纬度地区,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
7.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达洛尔,可称得上地球的“热极”。 8.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这被公认为是地球的“冷极”。 【测定气温】
1.气温的测定,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 2.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和2时。把测得的四次值相加之和,再除以4,就得到当天的日平均气温。把当月的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之和,除以当月的天数,就是当月的月平均气温。把一年中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之和,除以12,就是当年的年平均气温。 3.列举例子说明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例如,①炎热的季节,人们喜欢吃冷饮。②气温高时,汽车启动速度快,气温低时则比较慢等等。
第3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
1.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不同地区年降水量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不一样;一年内不同季节、不同月份降水量也存在差异。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类型 夏季多雨型 冬季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全年多雨型 全年湿润型 典型的城市 北 京 雅 典 比尔马 新加坡 伦 敦 降水的季节变化状况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全年各月降水都很少 全年各月降水都很多 全年各月降水都很均匀,雨量适中 5.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的水汽,就成了饱和空气。空气饱和时,如果气温降低,饱
和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成微小的水滴——云和雾,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成为雨、雪、冰雹降落地面,形成降水。 6.一般认为,降水同空气的上升运动密切相关。 【降水的分布】
1.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2.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1)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它位于亚洲印度的东北部。世界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它位于南美洲智利境内。 【测定降水量】
1.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通常用毫米。
2.通常,降水量一天测量2次,在北京时间8时和20时测量,把两次测得的值相加,得到的和,就是当天的日降水量;把当月每天的日降水量相加,得到的和,就是当月的月降水量;把当年12个月的月降水量相加,得到的和,就是当年的年降水量。
3.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雨量不足10毫米的称为小雨;大于10毫米而小于25毫米的是中雨;大于25毫米而小于50毫米的为大雨;50毫米以上的称暴雨。
第4课 世界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人们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的不同,把世界的气候划分成多种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不同的地区降水量差异很大,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
气 候 类 型 分 布 地 区 气 候 特 征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 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雨季集中,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上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3.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温带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六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
气 候 类 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分 布 地 区 南北纬25°—35°之间大陆东岸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气 候 特 征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洲北纬35°—55°之间大陆东岸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中纬度大陆内部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夏季稍多 全年温和湿润 冬季慢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 2.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亚洲;温带海洋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欧洲;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1.寒带气候又称为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两种类型。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气候特点是终年严寒,被冰雪覆盖。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气候特点是长冬无夏,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2.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读“世界主要气候分布”图,填出气候类型:
(1)填出气候类型:
A是热带雨林气候,如右图图①。 B是热带草原气候,如右图图②。 C是热带沙漠气候,如右图图④。 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如右图图⑨。 E是亚热带季风的季风性湿润气候, 如右图图⑤。
F是地中海气候,如右图图⑥。 G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如右图图⑦。
H是温带季风气候,如右图图⑧。 I是热带季风气候,如上图图③。 J是高原山地气候。 K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L是冰原气候(或寒带气候),如上图图⑩。
(2)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和温
带季风气候。
(3)我们石屏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5课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纬度因素】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低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2.由于受纬度影响,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降水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如:我国冬季,海南气温高,而东北气温低,这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海陆因素】
1.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少。
2.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情况也不相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慢;海洋则相反。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地形因素】
1.一个地区的海拔、地面起伏和山脉走向等都会对当地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2.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6°C。 3.暖湿空气在前进的途中受到高山阻挡, 被迫沿山坡爬升;在上升过程中,空 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这 种雨称为地形雨。一般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如右图:
第6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
【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1.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人们为适应不同气候,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例如:吃、穿、住、行等。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傣家的竹楼为便于通风防潮,形成了“高脚”建筑风格。
2.气候也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显著。如:热带地区一年有三次收成,而温带地区一年一次或两次收成。
3.有时候,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一方面,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地气候条件。如:建设农田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农村修建的蔬菜大棚,保证了蔬菜生长的热量条件。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人们使用制冷设备排放有害气体,破坏了臭氧层,使极地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以及对森林的破坏日渐加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