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露天煤矿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
则,并考虑设备的完好率和其他不可预见因素所增加的足够的备用量,确保质量与工期。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1、施工测量方案 1.1施工测量准备
1)熟悉本工程图纸,核对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 2)明确本工程是采用何种坐标体系及高程体系。
3)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通过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具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点,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初步确定场地平面控制网、构筑物平面控制网及标高控制网中各控制点的位置。
5)测量仪器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对矿区控制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审批。经实地考察后我标段工程部决定采用GPS对采区进行本标段边界的拐点放样,同时放出方格网(20×20m),并会同监理进行地面标高复测。 1.2测量仪器配置及测量队伍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1 2 3 4 中海达GPS U8 莱卡全站仪 TCR402 TOPCON全站仪 GTS-102水准仪 DS1 单位 数量 人员 台 台 台 台 1 1 1 3 4人 注:测量队由测量队长和三个队员组成,共四人。 1.3控制网测设及施工测量
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网和水准网作为矿区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
测量的首级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是无法满足露天矿控制测量的。为满足露天矿各种各样的工程测量需求,在矿坑周围根据矿区的首级控制网,布设基本控制网,作为露天矿区内测量工作的依据;然后再以基本控制网为依据在矿坑工作平台上布设工作控制点,作为施工工程测量等测量工作的基础。 (一) 平面控制网测设 1. 平面控制概况
根据矿区的地形条件、工作线长和矿区的发展方向,矿区基本控制网是在矿区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逐级加密而形成的。基本控制点均匀分布在露天矿场的四周边帮上,使每个控制点在矿场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都通视良好,以方便在每一工作平台上加密工作控制点。鉴于工况条件,本工程首级控制测量采用GPS技术。
首先采用快速静态GPS定位原理对首级控制网进行校核,之后在此基础上用GPS进行布网,为了确保达到规定的剥离工程及坝系精度要求, GPS网的布设能够覆盖本标段工程平面,并使每个单独的控制网包含有两个高等级的控制点,一次性把施工控制基点布设到网中,控制点位置的选择依据剥离工程及坝系施工的特点,一方面将点布置于施工便道以外并适合GPS观测要求的位置,另一方面尽可能保持相邻点间相互通视以及邻近线位控制点设站、长边定向的施工放样原则,控制点采用埋石的方法。最终全网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整个过程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中一级网的要求执行。 2. 施工控制点布设
基本控制点应能较长时间的保存,所以基本控制点应埋设永久
性的测量标志,控制点的造埋如下图: 3. 控制点(施工控制网起算点)的验证
对业主提供的高等级的两个(含两个)以上平面控制点进行实地验证,确定控制点的适用性,经监理认可后投入使用。 4. GPS平面控制点测量
根据星历预报制定作业计划,运用一台GPS接收机按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模式采取“边连接”方式逐渐推进观测,同步观测120分钟;每天把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对不合格数据及时进行补测。 强制归心标钢管现浇混凝土袋装沙粉土或粉沙层 Ⅰ. GPS基准站建立 (1)GPS基准站点的选择
GPS基准站点应选择在卫星遮挡最小、远离高压线、磁场较小、高度较高并能覆盖整个施工区的固定建筑物上。 (2)GPS基准站建立
在选定的GPS基准站点上精确架设GPS天线,采用静态基线法精确测定GPS基准站点的WGS84坐标,在GPS基准站上架好GPS接收机,并设置好GPS基准站点坐标及频率后,用双频GPS接收机在
RTK工作模式下到已知控制点上进行GPS基准站坐标准确性测试。 Ⅱ. 数据采集的作业要求:
(1)观测组必须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 (2)观测要求: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个数≥5,采样间隔为20s,GDOP≤4;
(3)天线安置在脚架上直接对中整平时,对中精度为1mm,用罗盘定向使天线指北线严格指向北方;
(4)每时段观测应在测前、测后分别量取天线高,两次天线高之差应不大于3mm,并取平均值作为天线高;
(5)观测人员应防止人员或其它物体触动天线或遮挡信号; (6)接受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随时注意卫星信号和信息存储情况,当接收或存储出现异常时,应随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应及时通知其它接收机以调整观测计划;
(7)在现场应按规定作业顺序填写观测手簿,不得事后补记。 5. 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
平差过程为保证GPS坝系控制网的必要精度,对GPS施工控制网进行边长约束和方位角约束平差,确保GPS控制网与施工控制网合理正确连接,并精确求取GPS网转换参数。最终基线解算精度要求,基线质量应满足以下规定:
最弱相邻点点位中心误差≤10mm 坝轴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400000 异步环全长闭合差≤2δ√(3n) 复测基线的两次较差≤2δ√2
δ=√((10mm*10mm)+(5ppm*D(km))*(5ppm*D(k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