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对方辩友给我们一场如此精彩的辩论,。
纵观整场辩论,对方辩友嘈嘈切切错杂谈,大错小错落一盘,小错不论,但大错咱必纠! 因此我们坚持认为:大学生应着重培养人格! 第一, 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所说的学习知识是有助于一个人人格完善的全面的科学知识。一直在强调道德人格从属于知识范畴,对方无疑是在偷换概念!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思维,人格是知识的一部分,那我们是不是要将“人格”一词从词典中删去呢?所以我们完全没有意义去辩论这个不是科学定义的定义!资料来源不同,有所出入是很正常的,我想这也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对方辩友一味地把知识的范围扩大,这是丝毫不符合逻辑思维的!是严重的跑题!
第二: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知识包含人格,但今天的辩题不是\知识与人格谁包含谁”,而是要探讨知识与人格在大学阶段应着重于哪个!我方从来不否认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我方强调的是学习知识是人格培养的一种手段,我方绝不动摇大学生注重于培养人格的立场!读大学是对心智和学识的充实 ,但大学的人文环境对人的人格也很有影响,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正在人格形成期,更是影响甚大.这恰恰就是大学区别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关键之所在。现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专业不对口,但他们利用了大学模式,培养了更好的抗压
1
力、自制力等优秀人格,因而也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人格魅力来源于方方面面,因此想要获得成功的人在大学里侧重的是自己人格方面的填充,知识的学习仅是多种培养人格手段中的一种而已。
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对方将XX概念偷换成XX了,没有把握住本场比赛的重心 对方对我方某问题的回答极为牵强,试问
对方以偏概全,用XX例子来论证读书是唯一出路,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如果对方辩友想要用司马光砸缸、囊萤映雪、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事例来说明人格的塑造是在少儿时期而否认在大学阶段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的话,对方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其一,人格的塑造无早晚之分,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必须做的事。如果说为了强调人格从小的培养而否认大学里人格的培养,那对方这个论断是否过于武断,荒诞?!在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05年修订版中,对于人格一次的解释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题的资格。”由此可见,如果说一个人无人格的培养,那其根本就不能成其为人,更谈不上去学习知识,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二,任何一件事都有主线与次线之分,政治学理论更是强调分清主次,对症下药。前面已经论述到,
2
作为大学生,已经是一名知识分子,他已经经历过高考的检验,绝不会是文盲!都是在知识技能方面处于中上游得人群。那么,在知识达到一定饱和的状态下,我们应该发展什么?从而使人之一生更具价值?!毋庸置疑,是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知识成了无源之水,整个世界会是一潭死水。整天和机器打交道,人都退化成操作机器的更大机器!我们不敢想象,在大学阶段里过分追求知识而忽视人格的培养,不久的将来,世界会是怎样一个惨象?是不是比世界末日更可怕?!我们不敢想象〃〃〃
连在大学阶段都不重视人格的培养,那我们是不是就意味着让这些掌握丰富知识的大学生们在社会利欲熏诱下成为最危险的以私欲私利为价值取向而摧毁世界的高智商、高知识的侩子手?!
近日日本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以及我国掀起的碘盐抢购荒有力地论证了知识的双刃剑效应以及人格培养的刻不容缓性!(good)
在知识蓬勃发展的今天,但也正处在人们对于知识成果缺乏预见性和控制的今天,当我们深受核辐射、重金属污染、瘦肉精、苏丹红等科技产物之害的时候,当我们鲜活的生命在受到本应该给我们带来福利的知识产物的打击与摧毁的时候,正因为一些人、一些组织人格的缺失,没有站在全人类,全民族的发展上片面的看待问题,才导致我们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食品安全危及,才上演了碘盐抢购的闹剧!在我们暂时还不能完全解决知识产物前端性与未来的控制性这对矛
3
盾的时候,唯能在精神层面,以塑造人格来规范、引导行为,从而运用知识真正造福人类,打造幸福地球村!
时代赋予了我们历史使命。作为大学生这个半脚踏入社会的人群,在四年里需要完成价值取向以及人格树立的课题。如何在步入社会,正确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而不是用知识成为损害他人,损害社会的凶器?一切必须回到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侧重点上!只有好的人格,才能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学以致用,使知识发挥璀璨的光芒!!
我的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