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6:14:33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 要:生态旅游主要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以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旅游开发者在投资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就业和经济利益;各级政府在倡导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居民在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增强保护意识,防止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杀鸡取卵式的牟取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原因;保护。

Abstract: eco-tourism mainly to tourists journey to protect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urism developers in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o fully consider the employ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economic interests;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t must be emphasized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urism destination residents enjoy to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prevent over-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to the killing of own economic interests of myopia, implementing eco-efficiency,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coordination issued.

Key words: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 reason; protection.

前言: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本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闲暇之余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体验一种另类的生活,于是许许多多的新鲜事物,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旅游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旅游活动也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于是各种内容丰富、能引发旅游者兴趣的旅游项目逐渐兴起。生态旅游便是其中一种。

一、 生态旅游的内涵特征

“生态旅游”概念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最初指的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被引入旅游业,才出现

了生态旅游,其内涵也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生态旅游的产生既有其理论上的基础,也有其现实的需求。从理论上讲,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其理念逐渐被引入到旅游业之中,并作为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很多理论工作者也不断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原则、目标等进行了探索。从现实需求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城市文明,成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集中体现。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热辐射、光辐射、化工原料和城市大气污染等)也在城市文明中逐渐显现出来,威胁着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于是,许多人希望返朴归真,到静谧、幽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融入到自然之中。同时,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只是一味地从自然中获得有形和无形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其失去了自然所应有的景观特征;于是这也迫切需要一种更负责任的旅游方式,以期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就成了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旅游正是顺应这种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观念发展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既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也是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需要。是一种享受,但忽视了自身应负有的责任,因而对旅游应该适度发展。

二、 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地区、喀斯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 60%以上,这些区域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退化现象。 生态环境压力大。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单位 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位GDP 的废水、废弃物排放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完善

中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

法规侧重点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 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 生态保护投入不足。目前的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

(三) 生态保护的科技及信息支撑薄弱

生态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制定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目前的生态保护科研力量有限,尤其是生态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自然资源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比如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拥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矿产、多样的动植物、众多的名山大川等,但又是一个资源贫国,“人多物薄”,人均占有资源量低。如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土地面积仅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为1.1亩,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2.3%,我国不仅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高质量的耕地更少,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也少。近年来,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耕地面积又大量减少;又由于受工业“三废”和农药的污染,“三化”侵蚀及荒漠化等,造成土地退化、损毁严重,大量土地不能再生利用。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丰富的,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约有400多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而排入江河湖海,城市河段9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农村约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水。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近年来开发利用不当以及每年大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和倾倒人海,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海洋资源锐减。我国历史上曾经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长期植少于伐,再加上乱砍滥伐,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少林国家之一。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3l 3%,而我国仅为l3%。我国草原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退化。我国面临的自然资源稀缺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而可供量却在绝对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正在明显减少,可再生资源也呈衰减的趋势。可见,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有些资源一旦被破

坏就无法再生,有些形成期很长,短期内也是无法再生的。往往失去容易,但要恢复却十分困难,甚至无法恢复,人类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自然资源同经济的发展、经济剩余的获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科学地开发和有效地利用能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过度的开采和损害,不仅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自然资源既可以被人利用而造福于人类,又可以因为人类盲目过度的使用而惩罚人类,降灾害于人类。大自然是慷慨无私的,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是不需要珍惜和保护的。人类必须在利用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珍爱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生态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判断生态旅游的决定性标准,这在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者中均已经达成了共识。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生态旅游资源,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对生态旅游需要的能力,具体而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与要求:

(一)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维护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生态系统的对象主要是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所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系统主要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即生命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即非生命的系统,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无机物等等,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成为组成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良好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自然生态系统容不得任何耗竭性的消费,因此,无论是经营开发者、管理决策者,还是旅游者,对保护自然生态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都必须在生态旅游实践中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这种生态环境保护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循环稳定的维护,同时也包括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系统的维护,即对当地文化的尊重。这种对旅游对象尊重与保护的责任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

(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着促进旅游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促进生态旅游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具体表现在旅游地居民个体层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层次两个层次上。旅游地居

搜索更多关于: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 要:生态旅游主要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以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旅游开发者在投资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就业和经济利益;各级政府在倡导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旅游目的地居民在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增强保护意识,防止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杀鸡取卵式的牟取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原因;保护。 Abstract: eco-tourism mainly to tourists journey to protect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urism developers in invest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