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与金融 - 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论述题答案 1.1.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必要性。答:建立公共财政,实质上是指我国财政由过去带有明显计划经济特征的财政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模式。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必要性,概括地说,就是为了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适应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我国财政的职能范围,财政所要解决的只能是通过市场不能解决或者通过市场不能解决好的事项。(2)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能的范围发生了重要变化。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要求国家财政必须从旧体制下那种政企不分、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为己任的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转到以宏观调控为重点的轨道上来,以弥补市场缺陷。(3)适应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转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要求主要采取经济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即运用财政、金融、计划手段的协调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目录
第一章财政导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 第四章转移性支出 第五章财政收人概述 第六章税收理论 第七章税收制度 第八章公债
第九章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第十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十二章信用与利率 第十三章金融市场 第十四章金融机构
第十五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六章对外金融关系 第十七章货币供求及其调节 第十八章通货膨胀 第十九章货币政策 第二十章金融监管
模拟试卷
重点与例题
第一章财政导论
一、什么是财政?
财政概念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概括。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财政处于分配环节,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可简称为国家的分配。 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的存在决定着公共财政的必要性及其职能范围。提出公共财政概念,在于实现由计划经济财政向市场经济财政的转型,解决财政职能错位问题。
(公共)财政是公共经济的核心内容,通过政府收支活动,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国民生产总值是由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共同组成的,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的政府,其经济行为不单是一个分配问题,而是要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弥补市场失灵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 【典型例题分析】
公共财政产生的必要性源于()A.市场万全B.政府干预C.市场失灵与公共物品的存在D.市场失灵与私人物品的存在【答案】:C【分析】: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财政,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的存在决定着公共财政的必要性及其职能范围。提出公共财政概念,在于实现由计划经济财政向市场经济财政的转型,解决财政职能错位问题。因此选C。 二、财政的职能
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财政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可以把财政职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
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财政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A.分配主体是国家B.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C.分配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D.分配方式是国民收入在分配 2.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是【B】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预防性支出D.创造性支出
3.竞争性项目的投资者是【B】A.政府B.企业C.个人D.事业单位 4.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A】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国家救济D.社会福利 5.大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是指【B】A.财政收入总额B.政府收入/GDP;C.财政收入/GDP;D.税收/财政收入
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三)
计算题
7.1.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1年销售一种增值税应税产品,单价为100元,共销售了1000件,该企业当年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4000元,则该企业当年应纳增值税为多少? 7.2.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2年取得销售收入为11700元(含税收入),当年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000元,计算该企业当年应纳增值税额。
7.3.某酒厂2000年销售白酒一批,取得销售收人23400元(含增值税),消费税率为25%。请计算该酒厂当年销售白酒应纳消费税额。(增值税税率为17%) 7.4.《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数|全
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某人月收人为15800元,计算该人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7.5.某企业2000年销售商品房取得销售收入1000万元,提供应税服务取得服务收入2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2000年应纳的营业税税额。(销售不动产税率5%,服务业税率5%)
7.6.某企业2002年取得收入总额为1000万元,同时支出的成本300万元,各项管理费用100万元,财务费用300万元(假设各项费用均属于扣除项目范围),计算该企业当年应纳的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 7.7.万某2002年共取得如下收入:特许使用权所得1000元,财产租赁所得4500元,利息收入200元,计算万某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7.8.某工程师本月工资收入3000元,兼职劳务收入2000元,另有利息收入5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部分|5。2|超过500至2000元部分|10。3|超过2000至5000元部分|15。请列出算式,计算该工程师本月应纳所得税。
7.9.某冰箱厂2003年5月份销售电冰箱1500台,每台出厂价格为2574元(含税),当月的进项税款343000元,计算当月应纳增值税。 7.1.答:销项税额=100×1000×17%=17000元。进项税额=4000元。应纳税额=17000-4000=13000元。 7.2.答:不含税收入=11700÷(1+17%)=1000元。销项税额=100000X17%=17000元。进项税额=3000元。应纳税额=17000-3000=14000元。
多项选择题 1.1.市场经济的特征包括【ABCE】A.自由性B.竞争性C.平等性D.计划性E.法制性 1.2.市场经济能够高效运行的重要支点是【BCD】A.政府干预B.供求
规律决定的价格制度C.实现消费自由的消费者主权D.企业和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E.政府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1.3.市场失灵的表现包括【ABCDE】A.公共产品B.外部效应C.垄断D.收入分配不公E.经济波动与失衡 1.4.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包括【ABCE】A.提供公共物品B.制定市场运行规则C.对经济运行进行计划指导或宏观调控D.对经济生活不加干预E.维护市场秩序 1.5.财政的特征包括【ABC】A.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C.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D.分配的手段是税收E.分配的结果是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1.6.社会公共需要的特点有【AC】A.是共同的需要,而非个人需要的加总B.是个人需要或个人需要的加总C.提供的产品具有非排他性D.提供的产品消费必须等价交换E.必须由个人来满足
单项选择题
1.1.现代市场经济是【C】A.完全的市场机制运作B.完全的政府干预C.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D.计划体制 1.2.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是【B】A.计划B.市场机制C.价格机制D.供求机制
1.3.帕累托最优指的是【B】A.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未达到最佳状态B.经济活动中的任何措施,都使“得者所得大于失者所失”C.市场失灵的现象D.不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 1.4.指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是【C】A.资源配置B.市场经济C.外部效应D.市场失灵 1.5.财政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A.分配主体是国家B.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C.分配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D.分配方式是国民收入在分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