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执法实务、专业基础、法律基础(定稿) - 图文
C、法定代表人(负责人)D、日常监督管理机构
157.食品经营者应当妥善保管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ABCD) A、伪造 B、涂改 C、倒卖 D、转让。
158.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ABCD)。
A.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 B、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C、食品销售日期。
D、保留载有销售食品相关信息的销售票据。
159.申请变更食品经营许可的,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ABC) A、食品经营许可变更申请书; B、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
C、与变更食品经营许可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D、食品经营种类明细
160.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手续的,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注销手续(ABCD)
A、食品经营许可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 B、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依法终止的;
C、食品经营许可依法被撤回、撤销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D、因不可抗力导致食品经营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161.按照《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ABCD)等情况记入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A、食品经营许可颁发 B、许可事项检查 C、日常监督检查 D、许可违法行为查处
162.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退市制度,下列什么情况下应当立即停止经营相关食品(ABC)。
A.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B、食品经营者知悉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的食品。 D、以上均不正确。
16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ABCD)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出性皮肤病
A.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 B、活动性肺结核 C、渗出性皮肤病 D、化脓性皮肤病 四、判断题(共210题)
1、应以“方框表”的形式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以及相应产品标准中要求的其他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 √ )
2、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 限量指标15μg /kg。( × )
3、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 )
4、适用于1~10岁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不低于0.5g/100kJ(2g/100kcal), 其中优质蛋白质所占比例不少于50%。( √ )
5、适用于10岁以上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所含蛋白质的含量应不低于0.7g/ 100kJ(3g/100kcal),其中优质蛋白质所占比例不少于50%。( √ )
6、无论是否制定真菌毒素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
43
真菌毒素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 √ )
7、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可以与包装物(容器)分离。( × ) 8、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适用于所有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 9、食品用天然复合香料是通过化学方法从动植物来源材料中获得的香味物质的制剂。( × )
10、包装食品标签中的净含量应与食品名称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标示。 ( √ )
1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以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 × )
1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不用标示“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 × )
13、食品用香料不能直接用于食品加香。( × )
14、能量或营养成分在产品中的含量达到相应产品标准的最小值或允许强化的最低值时,可进行含量声称。 ( √ )
15、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 √ )
16、预包装食品标签不应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 √ )
17、预包装食品标签可以同时使用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大于相应汉字。( √ )
18、预包装食品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不应当分别标注。 ( × )
19、预包装食品的食品名称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 √ )
20、食品所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已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无需标示质量(品质)等级。( × )
21、真菌毒素在食品原料和(或)食品成品可食用部分中允许的最大含量水平。( √ )
22、无论是否制定真菌毒素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达到最高水平。( × )
2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必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 )
24、适用于1到10岁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每100ml或100g所含有的能量不应低于250KJ(60kcal)。( √ )
25、适用于10岁以上人群的全营养配方食品每100ml或100g所含有的能量不应低于295KJ(70kcal)。( √ )
26、乳类、蛋类、肉类和大豆蛋白等都属于优质蛋白质。( √ )
27、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配方应以医学和营养学的研究结果为依据。( √ ) 28、食品加工人员如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或有明显皮肤损伤未愈合的,应当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 ) 29、厂区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 √ ) 30、 食品企业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产品执行标准及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 √ )
44
31、食品生产企业通风设施应避免空气从清洁度要求高的作业区域流向清洁度要求低的作业区域。( × )
32、食品企业负责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 )
33、同一品种不同包装的产品,不受包装规格和包装形式影响的检验项目必须分别检验。( × )
34、贮存物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以利于空气流通及物品搬运。( √ ) 35、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制剂进行处理时,不应影响食品安全和食品应有的品质、不应污染食品接触表面、设备、工器具及包装材料。( √ )
36、食品原料仓库应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 )
37、进行现场审查前,审查员、被审查企业均可以提出回避申请,由审查员派遣部门决定是否回避。( √ )
38、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 √ )
39、食品企业原辅料、成品等物料应分类靠墙堆放整齐。( × )
40、食品企业发现不符合要求或可疑添加物的,可继续使用,但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 )
41、审查员不得从事生产许可有偿咨询或以任何形式参加其他中介机构组织开展的食品生产许可有偿咨询服务。( √ )
42、食品生产者可以适当采购或者使用接近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相关产品。(× )
43、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 )
44、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被寄生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生产操作人员应去除有害物质后投入生产。( × )
45、应在食品添加剂外包装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46、食品用香料需列出GB 2760和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规定的中文名称,可以使用“天然”或 “合成”定性说明。(√)
47、如果单一品种或复配食品添加剂中含有辅料,辅料应列在各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之后,并按辅料含量递增顺序排列。(×)
48、食品用香精中的食品用香料应以“食品用香料”字样标示,必须标示具体名称。(×)
49、复配食品添加剂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应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50、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 √ )
51、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
52、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标识;经营单位和个人拆开原包装进行销售的,可以不重新标识。( × )
53、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符合条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抽查的农产品,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另行重复抽查。 ( × )
54、国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目的在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
45
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 )
55、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 ( √ )
56、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检测结果不实,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重大损害的,并撤销其检测资格。 ( × )
57、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兽医器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许可制度。 ( √ )
58、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 × )
59、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赔偿责任。 ( × ) 60、施用过农药的农作物收获或食用,要经过农药安全间隔期。 ( √ ) 61、国务院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 ( √ ) 62、国家实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 )
63、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违反规定的,消费者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销售者责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权追偿。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向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 ( √ )
64、农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 √ )
65、屠宰畜、禽的兽医卫生检验规程,由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管理部门制定。( × )
66、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生产必须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材料。产品应当便于清洗和消毒。 ( √ )
67、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应有英文标识。 (× )
68、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其卫生标准和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 )
69、乡镇屠宰厂(场)生猪屠宰活动的具体管理体制,由县级人民政府规定。( × )
70、城乡集市贸易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 )
71、未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 )
72、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无需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 × )
73、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 )
74、农产品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责令停止销售,对被污染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75、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4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