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合集】黑龙江省伊春市2019-2020学年语文高一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其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钢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杨,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B.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曾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C.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D.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儒家的六种经书——《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者称为“孝廉”。 C.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D.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辞的委婉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聪颖明慧,善于广泛学习。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洛阳到太学参观、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B.张衡品格高尚,不慕世俗虚荣。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三公的公署征召,都没有就任;皇帝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为郎中,他也没去。
C.张衡“善机巧”,造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形状、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巧制”、测定时的效验都体现了他高超的制作水平。
D.张衡不畏权贵,为政机智果断。河间王和很多豪族大户,胡作非为;张衡担任河间相后严厉治理,先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然后一下子同时逮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三、选择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
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7.下面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那个剧本我读了五遍。 主谓谓语句 B.李老师教过我们德语。 兼语句 C.他的身体不如从前硬朗了。 比较句 D.老奶奶拄着拐棍过马路回家。 连谓句 8.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 ) A.威慑 镶嵌 疲倦 毫不列外 B.模访 喧嚣 陡悄 美不胜收 C.冷漠 清爽 期骗 蛛丝马迹 D.粗率 姿势 幽僻 心花怒放 9.下列诗句与漫画内容理解吻合的一项是
A.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 C.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B.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D.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10.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经常夜间出没在游戏厅内,所以白天一到教室,就没精打采地呆在那里。 ....B、郁达夫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C、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可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也和别的女子打的火热。 ....D、灯光照耀下的T型台上,模特门在欢快的乐曲中信誓旦旦,与服装的明快风格十分和谐。 ....四、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 (2)且夫天地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目是“遣兴”,从字面上来看,本词好象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其实不然。 B.“要愁那得功夫”的意思是“现在哪有工夫发愁啊”,直抒胸臆,表达情感。
C.“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是词人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 D.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风格独特。 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
13.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届时我们将道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绩,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并与大家一起碰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不得缺席,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10月8日 ×中学高三年级部 七、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脚步声,在红尘世俗中可谓平平常常,但又往往因人、因时而有所不同。你留意过身边的脚步声吗?回溯过往,哪些脚步声定格在了你记忆的深处?与脚步声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曾经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以“______的脚步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词语;②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 解析:1)C 2)C 3)B 2.C
解析:1)C
2)用牛健壮的身影衬托男人的雄健;用牛的劳碌衬托男人的辛劳;用牛与男人的默契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表现男人因生活的幸福而满足;表现男人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满足;表现男人因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满足;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质朴而充实的生活的赞美;意蕴深远,回味无穷。 3.C 解析:3)C 1)D 2)A
二、文言文阅读
4.1) D
2) A 3) D
4) (1)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2)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 解析:1) D 2) A 3) D
4) (1)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2)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 5.1)C 2)A 3)B
4)(1)(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2)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 解析:1)C 2)A 3)B
4)(1)(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2)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件事。 三、选择题 6.B 7.B 8.D 9.A 10.D 四、名句默写
11.其叶沃若 无食桑葚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五、诗歌鉴赏
12.1) B
2) 词中通过描写醉态十足,醉话连连,暂且贪得醉中欢乐的醉者情态,塑造了一个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痛苦、无奈、满腹牢骚、壮志难酬而又倔强的形象。 六、语言表达
13.(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不符合应用文语言要求,应删除。 (2)开会的时间应该具体详细,如“2018年10月15日上午10点”。 (3)“磋商”改为“讨论”。
(4)“不得缺席”是命令式语气,应删除。 (5)落款处时间应放最后一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