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7:01:09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孙镇中学 李君

一、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熟读背诵并正确翻译这十二章《论语》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二、语言积累 1、字词积累 论语 ( ) 不亦说乎( ) 不亦乐乎 ( ) 不愠( ) 省( ) 不逾矩 ( ) 罔( ) 殆( ) 一箪食( 堪( ) 曲肱( ) 笃( )

2.易读错字

为人谋( ) 不逾矩( ) 吾十有五( ) 一箪食( ) 好之者( ) 逝者如斯夫( ) 匹夫( ) 3.易写错字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陋巷.. 4.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温故而知新 传不习乎 饭疏食饮水 6.古今异义 ⑴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 今义:

⑵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 ⑶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 今义: 7.一词多义

⑴之 学而时习之(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⑵知 人不知而不愠( ) 五十而知听命( )

温故而知新( )

三 不) ⑶而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博学而笃志( ) ⑷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 ) 仁在其中矣( ) ⑸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8.特殊句式

⑴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

9.重点词意

时习: 愠: 信: 传: 立: 天命: 耳顺: 罔:

殆: 逾:

堪: 乐(之者): 曲肱: 于我如浮云: 焉: 斯: 笃: 夺志 10.名句积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1.用自己的话疏通文意。 12.成语积累

不亦乐乎:不也是很快乐吗? 现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达到过甚的程度。 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反省。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择善而从:选择别人的优点来学习。比喻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逝者如斯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不舍昼夜: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三、初步感知

本课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请分别找出来。

谈习方法和态度的有哪几则?

谈德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有哪几则?

四、品味语言

1.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2.对文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五、写作借鉴(请结合文章说明)

1.深刻的教育思想和富有哲理的格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语言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3.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句式富有变化。 ▲你认为在写作上还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六、质疑探究

1.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你怎样看待这种处事态度?

2.在学习过程中你准备怎样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一起解决。

七、链接资料库

1.走近作品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编纂的意思。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通行本共20篇。属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2.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3.《论语》中其他 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格言: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 《论语》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格言: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里仁》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八.知识点填空: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搜索更多关于: 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孙镇中学 李君 一、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熟读背诵并正确翻译这十二章《论语》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二、语言积累 1、字词积累 论语 ( ) 不亦说乎( ) 不亦乐乎 ( ) 不愠( ) 省( ) 不逾矩 ( ) 罔( ) 殆( ) 一箪食( 堪( ) 曲肱( ) 笃( ) 2.易读错字 为人谋( ) 不逾矩( ) 吾十有五( ) 一箪食( ) 好之者( ) 逝者如斯夫( ) 匹夫( ) 3.易写错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