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婴师整理笔记2
高级育婴师笔记
1、 专业育婴员时专门从事2-3岁婴儿生活照料、护理和教育人员。 2、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要
从本职业特点出发,从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制定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纪守法等行为准则。
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1、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合
格的公民。2、认真履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主人温责任意识。3、积极实践家庭美德,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4、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4、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1、爱岗敬业,优质服务。2、热爱儿童,尊
重儿童。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5、 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
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6、 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1)大小的变化(2)比例的变化(3)旧特
征的消失。(4)新特征的获得。
7、 胎儿头占身长城1/2 ,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 8、 发展的任务:1、学习走路 2、学习食用固体长物。3、学习说话4、
学习控制排泄技能。5、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6、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7、学习判断是非。8、完成生理技能的稳定。9、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9、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佳-18岁。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10、 0-3岁统称为婴儿期,也可细分为:0-1个月新生儿期、0-1岁乳儿
期、1-3岁婴儿期。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 11、 鼻:婴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
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燥不安、呼吸困难和抗拒吮乳。 12、 人体运输管道属于心血管系统。 13、 年龄越小,心律及血流速度也快。 14、 人体食物加工厂属于消化系统。
15、 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吸吮和吞咽反射。
16、 乳牙分类:中切牙、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 17、 骨骼柔软易弯曲:婴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
弹性大,可塑性强。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变形、弯曲。
18、 婴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臼。(关节发育不
全)
19、 婴儿先学会抬头、坐、立、行、跑、跳等大动作,手部的精细动作
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
20、 刚出生的婴儿的神经细胞缺乏髓鞘,因此婴儿在做许多动作不精确。
通常到6岁时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
21、 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形成较慢。 22、 皮肤的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差:婴儿皮肤的散热和保温能力都不济
成人,容易受凉和中暑。
23、 婴儿心理发展过程: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2、婴儿心理
发展年龄特点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24、 0-3岁婴儿心理发展 包含哪些?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的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
25、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关系。感觉是反
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
26、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
上形成的。
27、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
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28、 2岁左右,可以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件,不过这种能力还很弱。这
种能力的出现和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 29、 思维发展成熟需经历18—20年。 30、 0-1岁萌芽状态的思维现象。1-3对感知动作思维又称直觉行动思维。 31、 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依靠事物或情景的表象及表象的联想进行的
思维活动。
32、 3岁以前的婴儿想象的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再造想象的范围,缺乏创
造性。这个年龄阶段的想象经常缺乏自觉的、确定的目的,只是零散、片段的东西。
33、 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
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地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为了保持这种注意,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34、 婴儿的人际交往关系有一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首先发生的
是亲子关系,其次是玩伴关系。
35、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
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
36、 婴儿1岁左右,通过自我感觉逐步认识作为生物实体的自我。 37、 0-3岁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的最大特点是:冲动、易变、外露,年龄越
小特点越突出。
38、 新生儿的行为主要受本能的反射支配,没有意志力。 39、 婴儿气质特征是儿童个性发展的最原始的基础。
40、 0-3岁言语发展的早期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0-1岁为言语发
生期。2、1-3岁为言语的初步发展期。
41、 动作发展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遵循如下规律:1、从整体动作到
分化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42、 热能不是一中营养素,是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食物中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脂肪是热能的来源。
43、 在设计婴儿食谱时,给量应比满足机体正常生理的需求量略高一些。
44、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约41种、必须氨基酸9中,脂肪酸2中、糖类和
水各一种、维生素14种,微量元素8种、矿物质6种。婴儿必须营养素另有牛黄酸和肉碱。
45、 蛋白质的主要生理作用:1、是细胞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2、构成
酶、激素、抗体等生理活性物质,以发挥食物消化吸收和增强免疫能力等作用。3、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46、 脂肪主要生理作用:1、储存人能,随时被人体利用。2、保温保护。
3、促进生长发育。4、溶剂的作用。5、含有脂肪的膳食比较香,口感好,可增强食欲,并延缓胃排空时间,维持饱感,减轻胃肠负担。 47、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供给热能。
48、 矿物质的功能:有维持和调整机体的功能。
49、 缺乏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脂肪可与钙结合成不溶解的钙皂,因
此,食物中脂肪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影响钙的吸收。食物中草酸盐或植酸盐,可与钙形成不溶性、不易被吸收的钙盐,因此菠菜与豆腐同吃,豆腐中的钙易形成草酸钙,不利于吸收。 50、 食物中钙磷比例为1:1时钙吸收最高。
51、 锌是体内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又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具有促进细胞
分裂、生长的作用,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锌对人体味觉功能也起重要作用。
52、 婴儿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症。
53、 饮食应提倡多样化,以保证必须的营养素的摄入量以维持良好的营
养状况。根据季节变化、体力活动情况和生理疾病情况还应定期地加强某些营养素供应。
54、 营养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婴儿每天所摄食的各种营养素中具有的热能
与机体的代谢消耗之间是否达到平衡。
55、 营养状况评价包括:膳食调查结果评价、体格检查结果评价和健康
检查。
56、 平衡膳食是指食物的平衡和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平衡。
57、 人脑的发展是婴儿接受教育的物质基础,也为婴儿心理的迅速发展
提供了生理基础。
58、 人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只存在于其生命过程的某一特定时期。心理学
家称这种特定时期为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又称为“敏感期”。
59、 婴儿教育存在以下的误区:1、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2、用
成人的标准来要求。3、过早进行专业训练。
60、 我们怎么安排婴儿运动:各种运动游戏有利于增进婴儿的感觉运动
能力,因此要根据婴儿的身心特点、健康水平、季节和设备条件,有针对性地科学安排活动的内容、强度和密度,特别要注意循序建进、区别对待、动静兼顾、还要注意安全。
61、 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母婴保健法》
的相关知识。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四、《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知识。五、《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有关知识。六、《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七、《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62、 公民的基本权利: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名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
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
序、尊重社会公德。3、保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方面义务。 63、 工资等级制度根据哪些?劳动技术、复杂程度、繁重程度、责任大
小划分。
64、 职业培训:是指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要求就业和
在职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和提高素质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65、 职业培训可分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及转岗培训。 66、 社会保险的特点具有法制性、资金来源多样性、保障性
67、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68、 营养密度、强度与婴儿消化道成熟度有关系。食物的营养密度依其
性状的不同而不同,固体食物密度大,液体食物的密度低,而泥糊状食物介于两者之间。婴儿的消化道在发育中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与之相适应的食物也要经历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过程,即液体食物-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的过程。
69、 脑组织绝对量的增加要有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的充分供应。 70、 人体内含几十种元素,体内的微量元素分为4类;必需微量元素有
铁、锌、铜、硒等14种,非必需但必要的有4种,诬害微量元素有铝、肽等5中,有害微量元素有铅、汞等6种。研究表明:铁、锌、碘等微量元素在婴儿期以及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71、 体现营养结局的两组指标:婴儿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水平。
72、 生长发育指标包括人体测量学各个参数,健康水平指标包括各种生
化和生理参数。
73、 营养素投入需要遵循“自然食物、均衡膳食”的规则。 74、 最佳食物“母乳喂养”。
75、 在固体食物阶段:要避免偏食、挑食、异实、拒食等不良进食习惯,
应当注重家长喂养行为和婴儿饮食行为的培养,营造轻松、愉快、安静的进食环境。
76、 营养气氛或进食气氛包括烹调过程与进食过程。进食习惯的培养:
让幼儿培养适度摄食,充分咀嚼。细嚼慢咽等正确的进食习惯,还可加强与人沟通、人际关系、社会性、合作性方面的培养。
77、 合理营养:是指每天让婴儿有规律地按照适当比例摄取生长发育所
需要的营养。
78、 均衡膳食:更好地发挥各种食物的营养效能和提高各种营养素的生
理价值。
79、 均衡膳食的原则:1、品种多样。2、比例适当。3、饮食定量。4、
调配得当。
80、 调配得当: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搭配。2、荤素搭配。3、粗粮
和细粮搭配。4、干稀搭配。5、咸甜搭配。
81、 婴儿食物的种类:1、粗细粮。2、蔬菜和水果类。3、动物性食物及
豆类。4、奶类及奶制品类。5、食油、食糖及盐。
82、 粗粮主要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少量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
维生素。其中粗粮里的燕麦片、荞麦片、玉米面、小米等纤维素较多。 83、 蔬菜可分深浅两种颜色。深色含钙、铁等矿物质,实用蔬菜应深浅
搭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