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温环境下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分析毕业设计
温季节施工的要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并可加快施工进度。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掺缓凝剂后可降低水化热。可以看出在425号中热水泥中掺用缓凝剂,7d水化热比未掺的降低36%;在525号普硅水泥中掺用0.7%的复合型高效减水缓凝剂,7d水化热降低64%掺用龙游县外加剂厂生产的ZB-1RCC型外加剂0.55%后,水化热降低35%;采用高掺粉煤灰,掺用ZB-1RCC15型外加剂06%后,水化热降低42%。这说明用优质缓凝减水剂能显著降低早期水化热,是防止早期温差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之一。
超缓凝型高效减水复合外加剂能够延缓水泥在高温下的水化反应。山口, 花滩和石板水等工程碾压混凝土夏季高温施工混凝土凝结时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C时,掺用0.6%~0.7%的ZB-1RCC15型外加剂后,混凝在混凝土温度达35~45。土初凝时间均大于10h,可满足层间结合时间要求。
(2)加强施工组织,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
在碾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综合的降温保温措施,以减少混凝土温度回升,达到保温、保湿、防晒、延缓碾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减少VC值损失以及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作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适当控制仓面面积及升层高度。
b.提高混凝土人仓强度,加快混凝土人仓速度,缩短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以改善混凝土层间结合质量。
c.及时摊铺、及时碾压、及时覆盖,防止热气倒灌。
d.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仓面喷雾,营造仓内人工小环境。 e.摊铺平仓后立即进行无振碾压两遍,防止混凝土水分损失过快。 1)控制摊铺仓面面积
根据混泥土拌合能力,入仓温度及仓面处理能力等综合因素,决定各仓分块铺筑大小。按照经验,仓面宜控制在1200~1500m2为宜,以保证上下层结合的间隔时间。
2)严格控制混凝土停放时间
内外的资料证明:VC值的大小与碾压混泥土的压实度和强度有密切关系,密实度每降低1%,强度就降低10%,VC值对接缝抗拉强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讲,碾压混凝土的本体抗压,抗拉强度较易满足和多有超强,而接缝抗拉强度提高较难,且是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在设计施工中,进行VC值的选择和控
29
制以接缝性能的要求为准,一般宜控制在6~15s的范围内,并以6~10s为佳。
碾压混泥土拌合物从出拌和机到现场碾压这个时间段,一般躲在1~2h,有时候可达到3~4h。在这个时段中,犹豫水分蒸发和水泥的水化作用,会失去部分游离水,使碾压混泥土的VC值提高,并继而影响其可碾性,甚至影响压实质量。
(4)原材料及混凝土运输控制
采用低脆性和低热水泥,为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保证混凝土入仓温度不大于36C,必须事先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砂石料等。并在水泥,粉煤灰罐顶上采取安设喷水及搭设凉棚等降温设施,增加砂石料的堆积高度,以及在料仓上搭设凉棚和在粗集料仓安设喷雾降温设施,在真空溜槽上搭设凉棚及在底部安设喷水设施,尽量降低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吸热温升。
。(5)表面养护用保护
高温时段施工时,除对层面立即覆盖外,待混凝土终凝后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或流水养护。
(1)气温较高时,在仓面喷雾,保持仓面湿润,防止混凝土失水发干变白。 (2)施工间歇期,碾压混凝土终凝后用喷头通压力水洒水养护,混凝土表面保持经常湿润。对于水平施工缝和冷缝,洒水养护至上一仓施工碾压开始时为止;对永久型外露的混凝土面(如上游面),最少养护时间不少28d。
(3)汛前封仓停止浇筑碾压混凝土的坝段或仓面,应在坝上部蓄水养护,降低表面混凝土温度,防止汛期坝面过洪水时河水温度较低损坏混凝土表面。
(4)已碾压好的混凝土在超过初凝时间但未达到终凝时间的混凝土面严禁设备通过,终凝后的混凝土面需2~3d强度后方可允许设备通过。
30
结论与展望
为了保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采取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遮阳隔热、仓面喷雾、加强施工组织、混凝土表面养护保护等综合措施,以达到保温、保湿、防晒、延缓碾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减少VC值损失、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和削减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的作用。同时,碾压混凝土连续、快速施工也是降低浇筑温度的有效措施。
(1)高温高效减水剂使用是碾压混凝土在气温大于35℃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重要技术手段。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在高温季节施工采用高掺粉煤灰, 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是碾压混凝土夏季高温施工的关键技术措施。
(3)采用常规方法降低原材料的基础温度,使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平均降低2℃ 左右,可以为碾压混凝土夏季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4)仓面喷雾降温保湿是碾压混凝土夏季高温季节的重要手段。试验证明通过仓面喷雾降温,可使仓面气温降低5~10℃,保证混凝土的压实度及层间结合良好。
(5)加强施工组织和合理的资源配置, 是保证碾压混凝土高温施工质量最基本的方法和条件。
随着碾压混凝土工程的发展,对高气温环境条件下的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仍需进行深化研究,一方面探索出更加符合工程建设实际需要的新方法,另一方面是使已有的施工技术措施更加完善。
31
参考文献
[1] 黄达海,宋玉普,赵国藩.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徐变应力仿真分析的进展.土木工程学报,
2000(4):97-100.
[2] 何真,梁文泉.大体积混凝土中微膨胀剂的抗裂作用.武汉大学报,2001,34(2):73-76. [3] 龚召熊、张锡祥,肖汉江等.水泥混凝土的温控与防裂.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4] 碾压混凝土高坝筑坝技术.水利水电技术,2002,2.
[5] R.E.Holderbaum,et a1.碾压混凝土大坝设计施工的创新与发展趋向.水利水电快报,
23(2).
[6] 姜福田.DL/T5112—2000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1. [7] 杨华全,任旭华.碾压混凝土的层面结合与渗流.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 [8] 吴旭,杨世平.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坝高气温条件下施工技术.四川水利发电,2005(12):
6-10.
[9] 朱乐明.徐之青,章随全等.福建洪口碾压混凝仁重力坝温控防裂研究.南京:河海大学,2002,
12.
[10] 蔡跃波,李金玉.DL/T5150—200l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11] 刘勇军.水工混凝土温度与防裂技术研究.南京:河海大学,2002,12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