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1高三东城期末语文卷 - 图文

2017.1高三东城期末语文卷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9:56:50

2017届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解释道,“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可以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发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利用量子有多个叠加态的原理,用量子作为保密通信的密钥。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能立刻发现。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种——量子隐形传态,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即将粒子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粒子本身。

“信息安全根本上需要解决的,就是传输内容不被别人知道、保证接收者是和发送者对话,以及信息不被篡改。”潘建伟说,仅仅发射一颗卫星是不够的,只有形成“星座”才能建构起网络,而且需要地面配置相应基础设施,确保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带来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变革。

(取材于2016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具有的奇妙特性是量子叠加原理以及量子纠缠。B.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能够远距离互相感应对方。 C.爱因斯坦称孙悟空的分身术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D.量子通信分为两种: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

2.根据“材料一”,对量子通信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量子为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能实现量子保密通信。 B.量子通信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的信息不会被别人知道。 C.只要发射一颗卫星,量子保密通信就可以实现确保信息网络连接到千家万户。 D.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民生、国防、金融、商业等多个领域,其发展空间很大。 材料二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墨家逻辑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古印度因明学逻辑并称世界三大逻辑体系,而逻辑体系是科学的基础。墨家经典著作《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学八条”。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并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可以说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墨子科学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发展,至秦骤衰,其湮灭的原因令人深思。

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把自然现象与社会人事相联系,而墨子的科学思想把自然作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独立对象,强调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理性分析。这样,墨子科学思想就和上述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大相径庭。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也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规模。工匠阶层不能形成独立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墨家的科学活动是伴随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展和工匠阶层兴起而兴盛的。由于手工业技术被抑制,墨家科学思想也难以深化。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对一个思想体系来说,一部分的湮灭当然会影响另一部分的发展。墨子的政治思想不被重视,这对墨子科学思想的流传发展是不利因素。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是“重人文,轻理工”,知识阶层奋斗的目标是熟读儒家经典,以期金榜题名。失意者则在老庄和佛学中寻求解脱。工匠和知识分子的活动被远远隔离,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不仅墨子科学思想的湮灭是不可避免的,连一般的研究自然的科学活动也受到阻碍。

1

墨学的复兴是在清末民初。当时列强环伺,民族危机严重。危机促成一股奋发图强、自立救国的思潮。欧洲列强“船坚炮利”,使中国“木船土炮”相形见绌,迫使人们承认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墨经》再次受到重视。近代中国治墨学者从墨子思想中主要汲取的是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及与近代科技思潮本质上类似的科学思想。(取材于邢兆良相关文章)

3.对我国首颗量子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先贤墨子的名字来命名,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B.墨家的逻辑体系是全球三大古老的逻辑体系之一,也是科学的基础之一。 C.墨家经典《墨经》中有不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相通的记载,比如光子通信。 D.墨子设计的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线沿直线传播,它是量子通信的基础。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墨子科学思想湮灭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的科学思想是符合占统治地位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的。 B.“重农抑商”抑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墨家科学思想难以深化。 C.墨子“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D.“重人文,轻理工”的思想使自然科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知识力量。 5.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贤:敬称,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B.湮灭:“湮”读作yān。“湮灭”的意思是埋没,磨灭。 C.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侵略战争。 D.汲取:“汲”字共6画,第四画为“ ”。 材料三

儒墨在战国时并称显学,墨者具有高尚的理想,又能身体力行。他们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履行“以自苦为极”的“禹之道”,这些内容在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得到了体现。恰好鲁迅的故乡绍兴被视为夏禹遗泽之地,他对绍兴“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绰然足以自理”的风俗有自豪的肯定。

“中国的脊梁”是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提出的,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在《故事新编》中这种理想人格以《理水》中的禹、《非攻》中的墨子为代表。《理水》中禹的出场被写得有声有色,一群乞丐似的大汉冲破交通线,引起一阵喧嚷及卫兵的阻拦。禹的精神是墨家的,禹的“理水”是中国文化中博施济众的典范,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非攻》一文中,鲁迅有感于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务夺侵凌”和儒家理学赴国难之不济,而对墨家价值进行重新发现。小说中表现了墨子“遍从人而说之”的救世热情、高超的“以理服人”的手段、积极奔走的实干家风范。这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较之儒家的割裂道德与事功、道家的割裂思想与行动,显然更为鲁迅认同。 (取材于高远东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对鲁迅认同墨家精神的原因,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有很多大禹治水的遗迹。 B.鲁迅先生对儒家割裂道德与事功的做法不满。 C.墨家学说是盛行于先秦,而影响很大的学说。 D.墨家的救世热情与实践精神符合时代的要求。

7.根据“材料三”,下列经典名著中的人物不符合鲁迅“中国的脊梁”标准的一项是(2分) A.孔乙己 B.夏瑜 C.江竹筠 D.孙少安 8.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2

鲁庄公与齐战于长勺,两军相望,此为何时!而以“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意者刿亦迂儒曲士之流欤?观其从庄公战,以我之盈,乘齐之竭;以我之整,逐齐之乱。机权韬略,与孙武、吴起并驱争先。使庄公之言,诚迂阔而不切事情,岂足以动刿之听耶?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殆必有说也!

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衔辔束之也;民之所以不敢肆意者,法制束之也。衔辔败,然后见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见民之真情。困之不敢怨,虐之不敢叛者,劫于法制耳。大敌在前,抢攘骇惧,平日之所谓法制者,至是皆涣然解散矣。法制既散,真情乃出??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乱,子羔走郭门,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曰:“吾亲刖子之足,此乃子报怨之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君之治臣也,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夫人在缧绁之中,锱铢之施,视若金石。子羔特一有司耳,徒有哀矜之意,无哀矜之实,人犹且报之若是,况庄公君临一国,小大之狱皆必以情,人之思报,岂子羔比耶!狱,死地也;战,亦死地也。昔居死地尝受其赐,今安得不赴死地以答其赐哉?民既乐为之死,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

吾尝论古人之言兵,与后人之言兵不同。盖有论战者,有论所以战者。军旅形势者,战也;民心者,所以战也!昔晋士蒍尝曰:“礼乐慈爱,战所蓄也。”当时之论兵者,每如此。柳宗元论长勺之役,乃谓:“徒以断狱为战之具,吾未之信。”乃历举将臣士卒地形之属。宗元之所言,皆所谓战,而非所以战也。乌足以知之? (取材于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殆必有说也 殆:恐怕 B.马之所以不敢肆足者 肆:放纵,放开 C.劫于法制耳 劫:约束 D.礼乐慈爱,战所蓄也 蓄:蓄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听讼用情”对曹刿之问战 彼曹刿遽以一战许之 B.君之治臣也 人之思报

C.真情乃出 此乃子报怨之时也 D.观其从庄公战 其所以深赏而亟许之者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耶 为什么他不合时宜而且离事实真情很远啊

B.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 先后(都是)依法来(处置)我,希望我(能)免于法律的(制裁) C.则陷坚却敌,特馀事耳 那么攻陷坚强的防卫打退敌人,只不过是小事罢了 D.乌足以知之 怎么能够明白这事呢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此臣之所以脱君也。 译为: ②徒以断狱为战之具。 译为:

13.鲁庄公的哪条理由让曹刿认为“可以一战”?请用《曹刿论战》中的原句回答。(3分)

14.文中举子羔为卫政的例子,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8题。

饮酒(其七) 晋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②其英③。 泛④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通“浥”,沾湿。②掇(duō多):采摘。③英:花。④泛:浮。意即以菊花洒在酒中。

3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菊有佳色”中“佳色”意思是“欢笑”,写诗人看见秋天菊花盛开露出高兴的表情。 B.“泛此忘忧物”中“忘忧物”指酒,曹操《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 C.“远我遗世情”意思是远离世俗,遗世独立,与“复驾言兮焉求”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D.“归鸟趋林鸣”,诗人以飞鸟自喻,有“倦飞而知还”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喜悦。

16.“啸傲东轩下”“临东皋以舒啸”两句中均出现了“啸”这一动作。“啸”,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是古人表达感情的特有方式。下列后人作品也有“古人特有动作表达复杂情感”现象的一项是(3分)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7.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脍炙人口。①请按诗句原文填空。(2分)②说说本诗与《饮酒(其七)》在内容和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饮酒(其七)》首句是写赏菊,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则是写怜菊: ,憔悴损, ?

②“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一句以声音写景,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有类似写法的句子: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9-24题。 西方的光,东方的影

①来到爱荷华城后,每天都震撼于此处日落的美。我很难找到确切的词汇来形容眼前日落的盛况,因为猛然发现自己的中国经验完全无法适用。

②在国内,日落也是美的,你会看到一枚咸鸭蛋般的夕阳缓缓落下,落下后,天边飘荡着绛紫色的襟带。爱荷华的日落很晚。夏天,夕阳要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依依不舍地退场。秋天虽早一些,但也得到七点半才见暮色。并且,日落最初昭示她的存在并非以溏心蛋那样的形状,她早已落到地平线以下,你看到的是整片天空的万道光芒,所有的云朵都是大块大块的金色,奔腾、立体、连绵不绝、充满力量,叫人联想起文艺复兴时期教堂的镀金浮雕。我痴痴地望着这金灿灿的天空,有一瞬间简直觉得会有胖嘟嘟的小天使从云朵背后探出脑袋来。

③我总觉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夕阳美景在东西方文化中激起的回响也完全不同。在东方文化中,日落总使人遗憾,如李商隐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或者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而,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中,日落的内涵却完全不一样。小时候读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一直有个困惑:斯嘉丽在失去女儿邦尼,丈夫瑞德也离开自己之后,究竟是哪来的勇气,独自站上荒原面对夕阳,说出那句著名的“明天,又是一天”?

④偶然的一趟路程让我似乎寻到了问题的答案。那天,我在克林顿街等校车等了近半个小时,眼见着晕染整片天空的耀人金色渐渐被殷红取代。然而,当我坐校车再耗费半小时光景回到位于西校区的宿舍时,刚下车的我竟然发现:即使黑夜已降临,那地平线仍是一道炫目的金光,我甚至起了个天真的念头,只要一路向西,或许我能永远看到一道金色的地平线。此刻,我深切地体会到日落释放的信号,是温暖,是希望,是永恒的光芒。

⑤光这个意象,在西方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其英译就是“点亮”。光与黑暗的分界也就是文明与愚昧的划分,甚至可以说,光早已决定了西方人眼中的美学标准。

⑥西方人理想的家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玻璃窗要擦得通透,让阳光能够完完全全照进来;客厅里设有壁炉,不仅是为了冬日取暖,也是漫漫长夜光芒的所在。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公园里是成片的草地,你会看到人们在草地上或坐或躺或野餐,尽情享受阳光的滋养。

⑦常常在这种时候,我会感慨,东西方文化竟是如此不同!中国人为世界文明贡献了诸多发明,然而玻璃这东西恰恰不是我们发明的,甚至也不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中占据什么重要的位置。或者可以这么说,玻璃这东西应该是被我们的美学排斥的——太通透,让所有东西一览无余,还有什么意思呢?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随笔《阴翳礼赞》中说,他装修房子的时候很苦闷,他讨厌玻璃,倾心的是糊在日式拉门和窗棂上的纸。可出于安全和应用方便

4

搜索更多关于: 2017.1高三东城期末语文卷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7届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解释道,“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