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一 信息经济学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D 6.C 7.B 8.B 9.C 10.D
二.填空题
1.20世纪60年代 2.败德行为 3.减少 4.逆向选择 5.道德风险 6.信号发送、信息甄选 7.信息不对称、信用危机 8.道德风险 9.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分成合约 10.可行机制、可实施机制
三.判断题
1.F 2.T 3.T 4.F 5.F 6.F 7.T 8.F 9.F 10.T
四.名词解释
1.不完全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信息经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对称的。这种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你想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只能通过其他的一些机制来解决,特别是运用博奕伦的相关致使来解决机制设计问题。
2.逆向选择:是指在签订交易和约之前,进行交易的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并且该信息又可能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这样拥有信息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来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选择。
3.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心占有居于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
4.市场信号显示:是指信息占有居于优势的一方通过做出某些承诺(有成本的)来向其他人表示其产品的优秀或者其他某些特征。在现实中比如产品的保修承诺、公司为产品所作的大量的高价的广告等。
5.市场信号筛选:是指对于信息居于劣势的一方通过某些安排以较低的成本来辨别市场信息或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比如保险公司可以向投保人出售两类保单,通过投保人的选择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投保人的风险偏好;公司在招收新员工时对员工的能力以及其所接受的教育来衡量等等。
6.非对称信息:时厂商买方与卖方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买方掌握的信息卖方不一定知晓,卖方掌握的信息买方不一定知晓。
7.败德行为: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败德行为又称为道德公害,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
8.委托-代理人问题:由于委托人不能确切了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可能会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而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
9.参与约束: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人设计的机制不是强制性的,必须基于交易参与方的合意,代理人不参与委托人的交易时能够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是代理人的保留效应(机会成本),代理人从交易中得到的效用不得低于他的保留效用。
10.激励相容约束: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会设计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他行动所得到的期望效用,此时,代理人会积极选择委托人所希望得到的行动。
五.简答题
1.答:首先,市场上好车与坏车并存,好车的所有者可能由于偏好的改变、搬家和工作的变动等原因也想卖掉自己的好车,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买者不知道自己想买的车的质量的好坏,因此好车和坏车可以按照相同的价格出售。其次,由于好车与坏车的价格一致,市场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好车的原来所有者由于不能得到合适的价格而不愿意卖掉自己的好车;另一方面,人们在购买了好车之后就会留下来继续使用,而在买了坏车之后就会马上又卖掉。所以会出现劣质车充斥市场的现象,劣质车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人们购买到好车的可能性就更低,这一事实就会使得市场的价格进一步降低,由此带来好车的所有者
卖车的意愿进一步降低,最终市场上就全是有问题的坏车。这就是次品市场与逆向选择。
2.答:市场信号是一种市场信息,它可以消除或减少市场参与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市场信号的主要作用主要通过市场信号显示和市场信号筛选来表现的。市场信号显示是指信息占有居于优势的一方通过做出某些承诺(有成本的)来向其他人表示其产品的优秀或者其他某些特征。在现实中比如产品的保修承诺、公司为产品所作的大量的高价的广告等。市场信号筛选是指对于信息居于劣势的一方通过某些安排以较低的成本来辨别市场信息或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比如保险公司可以向投保人出售两类保单,通过投保人的选择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投保人的风险偏好;公司在招收新员工时对员工的能力以及其所接受的教育来衡量等等
3.答:不对称信息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和市场失灵,通过引入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而广告就是一种信号的传递,它在厂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沟通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广告直接传递了价格等信息,更重要的示,广告支出是一种沉淀成本,因而其不可“回收性”本身就向买主表明自己产品的质量,如果自己的产品出现质量等问题,原来的广告支出(类似于一种抵押)就真正不可收回,因而广告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试图与客户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剩余向消费者显示自己产品的有关信息。
4.答: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假定就是信息是完全的,也就是说所以人都知道其他人的经济特征以及各种有关生产的信息。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在现实中,很多市场都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比如消费者不可能完全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的质量情况,同时商品的销售者也不知道市场上有多少同样的生产者以及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在这里面就存在着不完全信息问题,这样的市场就是不完全信息市场。
信息不对称有时是指一个人不可能知道所要发生的情况,同时也指行为主体可能在不了解信息时需要花费太大的成本从而不去了解完全的信息,从而产生信息不对称。存在这种现象的市场就成为信息不对称市场。比如,保险市场。一般来说,保险公司要充分了解参加投保的人是否行为小心,是否和不投保时相一致,保险公司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这样保险公司就会放弃了解这些信息,从而使得保险市场成为信息不对称市场。
5.答:(1)如果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委托人是风险中立或者风险爱好者,代理人应得到固定收入,委托人承担收益波动的风险。
(2)如果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代理人是风险中立或者风险爱好者,委托人应获取固定的报酬或收入,而代理人承担风险。
(3)如果委托代理双方都是风险规避者,此时委托代理双方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厌恶程度相对比较小的一方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六.论述题
1.答: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损失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逆向选择是指在签订交易和约之前,进行交易的一方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并且该信息又可能影响到另一方的利益,这样拥有信息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来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能产生逆向问题。
(2)败德行为: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败德行为又称为道德公害,其产生的原因是非对称信息。败德行为会破坏市场的运行,严重情况下会使得某些服务的私人市场难以建立。以家庭财产保险为例,在个人没有购买家庭财产保险的情况下,个人会采取多种防范措施以防止家庭财产的失窃,如果一旦向保险公司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后,由于家庭财产失窃后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个人可能不再采取防范性措施,从而导致家庭财产损失的概率增大。
(3)委托-代理人问题:由于委托人不能确切了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可能会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而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一旦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其后果不仅是使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会使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因为在没有委托-代理问题的情况下,社会将生产出更高的产量。
2.答:企业和投资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非知情投资者的逆向选择、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信号传递决定了新股发行的低定价。
(1)企业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签约之前,企业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信息存在不对称。作为代理人,投资银行开始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