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找魂-王志纲写给新员工的一封信

找魂-王志纲写给新员工的一封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4:08:41

情况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搜集到的信息经常是多而杂,繁而乱的,如何在多、杂、繁、乱的资讯中整理出正确有用的信息,从而理清脉络,找准命门,为客户提供正确的“解决之道”,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着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辨析。

再者,一位渊博的学者常常是博晓古今,学贯中西,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策划人则必须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而学习知识有多种途径,书本只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阅读社会这部大书。二十年后对同一本书的感受会因阅历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为此时你已经带着一种对社会的深刻感悟。

有人问我,当今新知识层出不穷,你是如何进行知识更新,在工作中保持领先的?我的回答是:一是博览群书,包括书报杂志,主要是浏览;二是与老板交流,凡是能做老板的可以说都是精英,他们多年的功力与积累,都是高度浓缩的知识,这些花无数代价才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都让我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了,再经过双方的碰撞激荡,吐纳出来的东西又是一个极大的提高,这就是教学相长;三是我纵横中国接收到的情报,我们好比是一个中心气象台,散落在各地、各行业的客户就是我们的气象站,使我们能预先得知经济气象的变化,什么西伯利亚寒流、南海热带风暴,我们都可提前知道;四是工作室策划人员还要进行大量专业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们的成果提供给我,团队的知识智慧也是我更新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而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是有心人,留心处处皆学问。但是,优秀的策划人要避免成为读死书的学者,不能只是成为“知道”分子,像个书橱,只有储存功能;要做学以致用的知识分子,就像春蚕那样,吃的是桑叶吐的是丝。现在,我们每天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穿梭在区域和城市之间为每一方水土“找魂”,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绝好机会。中国有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每一个地域有每一地域特有的文化,每一个城市有每一个城市特有的个性。如何做到“近水知鱼性,隔山识鸟音”,准确解码地域文化,既是关乎项目开发成败的大事,也是对策划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大考验。对于偌大一个中国,每个地域的文化底蕴更是五彩斑斓,源远流长。因此,如何吃透每一个地域板块背后的文化基因,并将其有效地整合、灌注到策划之中,是优秀策划人的必修课。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竞争中,文化常常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还有,大凡一个成熟的学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优秀的策划人也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武器,因为这是你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每一次客户找到工作室,就是要找我们买方向、买信心、买平台,我们常说工作室是盘旋在高空的预警飞机,为客户指明正确的战略方向,但如果我们分析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都是错误的,那么客户根据我们给予的方向走到最后,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如同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如果没有能辨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恐怕唐僧肉早已成了妖魔鬼怪的盘中餐了。

而我们手中掌握的超级法宝,就是独特的方法论。我大学时的最大收获,就是读《资本论》,但我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不是当作圣经来读,而是与伟人平等地对话,学习他解剖和分析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后来当记者,对于一般记者认为无处下手的全国性选题,我自创了“三者”采访法:一是领导者——了解全局;二是学者——有深度研究;三是资深记者——掌握基层情况。通过采访并整合这三者观点,得出了一个接近于真实的中国大势轮廓。结果很短的时间内就写出了“中国走势采访录”—这篇对中央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在从事策划之后,当年独特的思路和方法,不仅使客户受益,许多接受过工作室训练,后来出去

发展的人也从中受益,感受深刻。

这就是我常说的,策划是一门复合性的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它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将单线思维转变成复合思维,将封闭性思维转变成发散性思维,将孤立、静止的思维转变为辨证的、动态的思维、将量入为出的思维转变为量出为入的思维。它就像庖丁解牛的“手术刀”,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但也要注意,策划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而只能在客观和主观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来大显身手。策划不是神话传奇,策划家不是巫婆神汉;策划也不是太极八卦,策划家更不是风水先生;优秀的策划人是把文化和商业、知识和利润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是整合大师。这就决定了策划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现代思维科学。策划只有建立在有效地整合多种学科,政治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广告学等的基础上,才能有生命力。

优秀的策划人还要像刻苦的学者那样不但要能大胆假设,而且更要小心求证。做策划之前至少要考虑三个前提:老板判断、企业诊断、资源盘存。第一,老板判断。企业的掌门人怎样,是决定策划成败的关键。因为企业家是企业的人格化,企业是企业家的物化。任何一个好的思路、好的策划方案只有在老板领会、吃透、充分沟通并创造性实施和操作的基础上才能变为现实。第二,企业诊断。对企业从哪里来,今天处于什么状态,明天向哪里去要有个明确判断。存在决定意识,出身决定风格,对企业“来龙”的掌控,是对“去脉”设计的前提。第三,资源盘存。企业有哪些资源,除了有形资产,还要注意它有什么无形资产和隐形资源,比如公共关系、优惠政策、上级扶持等特殊优势。这对于一个优秀的策划人来说,不但要考察你的专业能力,更是在检验你的通识水平。也许别人做事强调的是点子、点子、点子,而工作室注重的则是系统、系统、系统;别人用人讲究的是专业,工作室更看重的是通才,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五个“通”字:看通、想通、学通、沟通、做通。要做到“五通”,就是要达到五个方面的能力:观察与分析判断能力、思考与文字表达能力、快速学习能力、沟通和整合能力、执行能力,不仅勤于思还要敏于行。强调“五通”,并不是要排斥专业能力。就像盖一栋房子一样,“五通”是地基,“一专多能”是框架结构。

通过科学的方法、严谨的论证和经验的判断,结论一旦得出,我们就要掷地有声,不能有半点犹疑。我们不但要为自己的结论负责,得出结论后还要足够坚定,必须要别人知道我们的信心所在,假如连我们自己都模棱两可、不置可否,别人怎么敢调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按照你的方案来操作?

《红楼梦》中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它所说的就是,在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里,都蕴含着智慧与学问,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用心体察世界,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学问。不仅要懂得关注,更要善于剖析,善于辨别,久而久之,形成一个优秀策划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丰富的阅历、深厚的理论、睿智的头脑、灵敏的感官、锐利的眼光、奇特的联想、悬河的口才。而当你一旦拥有了科学理性的工作态度和处事哲学后,就可达到“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的境界了。

最后,优秀的策划人还应该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行者,对未来要充满探险者的挑战欲望和燃烧激情,永远渴望新的高度,永远追求无人涉足的风景。就像西天取经的孙行者那样,经过千山万水,经历千难万险,始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人生,有人追求平淡一生,有人甘愿残喘余生,我们却选择在不断的攀

登中充分燃烧自己,纵然有可能被万丈悬崖抛下,纵然有可能被惊涛骇浪吞噬??,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所理解的幸福是一种感受,生命是一种体验。要用有限的生命体验无限的生活,就要做到尽可能不重复。人生在世,当你对某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赶快竭尽全力地去做、充分地燃烧自己,去实现它。如果感到原有的活法已经不能充分释放自我,没有兴趣了,就应果断地转移阵地。经历的不断叠加,自身的不断超越,将极大地丰富你的人生。

以前,有人说很难定义我的身份。我就告诉他们,我是“三栖动物”——原来我曾是记者,相当于是地上跑的动物;后来我跳到海里,就成了海陆两栖动物;现在呢,我又跟许多省市的政府进行合作,主要研究区域与城市战略,全国各地到处跑,就等于是在天上看地下,是天上飞的动物。所以我现在是“三栖动物”,海陆空兼有。这就是一种差异化生存,因为差异创造了美,它催生着灵感之芽,培育着激情之树,浇灌着智慧之花,营养着思想之果。

今天,我们的专业色彩决定了我们永远是登山运动员,志在攀登,决不做山大王。占山为王是商业上的做法。开发出一个模具之后就不断地拷贝,不断地克隆,以扩大规模获取利润的最大化。而工作室则是攀上一座高山后,绝不留恋于眼前的风景,在广泛告知世人的同时,会去攀登更高的山,迎接新的挑战。

千百年来,多少探险家常年穿行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多少登山者不懈攀登,登上一座大山又去征服另一座高峰。他们选择常人从未走过的道路,目的就在于挑战自我,并在自我超越中寻找自身的价值。诚然,探索派有很大的风险,做不好就会摔跤,这也是许多人所期望看到的,就像登山一样,遭遇雪崩就会死掉,有人会因此幸灾乐祸,而探索者的追求却会长留天地之间。

策划这个行业同样也需要这种探险家和登山者的精神。因为你要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你要探索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哪怕最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策划项目的夭折或者失败,只要我们做到问心无愧,也就释然了。况且,我们的努力还可以转变成精神财富留给后人,让后人少走弯路。因此,对于一个策划人,当你感到有登不完的高山,涉不完的大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说明你没有落伍;当你固步自封,徘徊不前时,不是没有学到东西,就是没有东西可学,这时你该考虑离开这个行业了。

未来,我们要打造成为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而作为一个思想库,思想、理论、实践缺一不可,这三者的关系是:用实践支撑理论,用理论带动实践,用思想影响社会。而这三者的有机融合与大力推进,就需要一批又一批具备记者、学者和行者三大综合素质的优秀策划人,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的策划征程中不断的实践积累与理论沉淀。(完)

评论新书:中国“新四化”时代的战略之道-1

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化、信息化、休闲化和生态化的共同挑战。 2010年元月27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开幕。全球2500多位政治、经济界领袖,再次聚首这座瑞士小城,共同破解“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大棋局。在“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今年的论坛主题“改善世界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引起了全世界政、商、学界代表的强烈共鸣。在这样一个变化调整、破旧立新的时代,重新思考、重新设计和重新建设是何等重要。世界迫切需要通过重新思考来形成新共识,通过重新设计来谋划新蓝图,通过重新建设来构筑新生活。

今天,中国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全面融入世界,“中国”已经成为达沃斯年会无法回避的关键词。当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角,达沃斯的“中国热”已经不再是热衷于讨论中国的迅速崛起,而是更关注中国未来的变化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全球各国致力于“重塑后危机世界”的行动中,中国应该如何唱好这出“重整河山”的时代大戏?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企业,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伴随高歌猛进的城市化与汹涌澎湃的工业化,整个中华大地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火热沸腾的巨大工地,透过轰鸣的机器声,穿越林立的巨型塔吊,一场轰轰烈烈的国土整治运动正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野蛮生长之后,中国这艘巨轮已经驶入经济发展的深水区,开始从“摸着石头过河”走向需要卫星导航定位的阶段,面对“新四化”的挑战,无论区域、城市还是企业、个人都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之道与发展之路。

与后危机时代的世界一样,中国正面临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王志纲先生将之总结为“重整河山”。重整河山怎么整?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中国“新四化”建设的征途上,每一个区域、城市和企业都将面临一次重新洗牌,每一个决策者都将面对何去何从的生死抉择。

世界是平的。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盘象棋的话,那么沿海、沿江、沿边就是其中的“车、马、炮”。车:直线,勇往直前;马:迂回,与时俱进;炮:跳跃,跨越发展。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洗礼,三个中国又该如何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谋篇布局,抢占制高点,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从而成为未来区域经济的龙头?同时,面对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巨变,中国企业又该以怎样的战略和策略拥抱世界,实现“四老满意”,践行“和谐世界”的共赢目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昨天,我们当互联网是工具;今天,我们当互联网是玩具;明天,互联网也许只是道具,是我们得以拔离双脚从地面飞升而起的平台。人类正在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过去百年来,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支柱行业渐显疲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导致包括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思维方式在内的人类整个存在方式的全面而深远的变革。WTO的国际大背景和信息技术的网状发展交织在一起,使得IT无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出现:美国硅谷的半导体和因特网、英国伦敦的创意产业、爱尔兰的软件、印度的IT外包、中国台湾的IC制造??每一股国际势力都在加紧利用和激烈争夺中与中国“亲密接触”。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中国的区域、城市和企业又该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区域经济的做强做大,城市肌体的重构涅槃?

罗素说过,能否聪明地休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更指出:“休闲是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一种重要特征”。纵观全球,休闲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经济发达的美国更是将休闲旅游业确定为国家的第二大产业来发展,一股休闲经济的浪潮正像飓风一样席卷全球。此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休闲商机,全面带动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已经成为对未来高速发展的重大考验。面对史无前例的大休闲商机,当老头子(政府)踌躇满志,老板们摩拳擦掌,老百姓欣喜若狂时,又将会有多少风险与挑战,多少世纪之谜等待着世人去破解?

“三个地球”才能支撑中国未来的高速发展,这已并非危言耸听。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中国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1倍,效率低,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酸雨区占国

搜索更多关于: 找魂-王志纲写给新员工的一封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情况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搜集到的信息经常是多而杂,繁而乱的,如何在多、杂、繁、乱的资讯中整理出正确有用的信息,从而理清脉络,找准命门,为客户提供正确的“解决之道”,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着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辨析。 再者,一位渊博的学者常常是博晓古今,学贯中西,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策划人则必须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而学习知识有多种途径,书本只是其中一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阅读社会这部大书。二十年后对同一本书的感受会因阅历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为此时你已经带着一种对社会的深刻感悟。 有人问我,当今新知识层出不穷,你是如何进行知识更新,在工作中保持领先的?我的回答是:一是博览群书,包括书报杂志,主要是浏览;二是与老板交流,凡是能做老板的可以说都是精英,他们多年的功力与积累,都是高度浓缩的知识,这些花无数代价才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