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文阅读常见答题题型之公式化方法总结

现代文阅读常见答题题型之公式化方法总结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1:19:15

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抓住几个核心词概括 找关键句浓缩  1.记叙文段意: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论点或分论点从题目、首句、首段、尾段,句中 找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B、文体问题类

(一)记叙文常见答题及技巧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文章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内容+ 情感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3、记叙线索及作用? 人事线索 + 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 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6、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7、修辞方法及作用 ××修辞+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内容+情感。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8、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5

9、记叙文中议论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0、记叙文中抒情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1、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描写+内容+作用+情感 不能泛泛而谈,要联系该描写的特点 + 上下文针对内容和表达情感来表述。如: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语言: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背景②推动情节发展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形象,心情⑤突出,深化主题。人物描写: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突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 例:加横线的句子:?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着,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 选文中加横线部分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案:这里运用了景物(环境)描写,动静结合,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淡的气氛,烘托?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二)、议论文常见答题及技巧

一般问文章的论点,什么论证、作用,论据的作用,如何在论证以及语言特色等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论证+相应论点(分论点)+对应作用 一般答题的语言:运用了××论证,有力地证明了(内容)。。。。/ 作用(准确性,形象性,更具有说服(信服)力、对比强烈。。。) 具体论证方法的作用表述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 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

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兴趣。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或。。。。。。)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有时,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需要概括说出。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分为两类:一是并列关系(横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二是层进关系(递进/纵式)。如果分析层进关系结构的论证思路,就是将论述内容的先后过程,用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一类表层进式、起承转合式关系的词语引领。 格式:首先运用了××论证方法+内容,接着运用××论证方法+内容……,表达了…观点。

6

5、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或者结尾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或者突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 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

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③、 结尾段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

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6、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语言例子+ 特点作用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 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说服力和感染力、尖锐、泼辣、富有嘲讽意味(后两个一般用于驳论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 手法等。(1)、修辞:议论文排比句,论证语言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论证的语势,深化中心,更有说服力等。如排比句:用排比列举多个事实论据,能使立论大气磅礴,无懈可击;反驳则如摧枯拉朽,势不可当。排比列举事实,概括凝练,使论证一泻千里,气势酣畅;排比中如引用古诗文,彰显文化使文章富有文采等。复句排比,深度议论;比喻排比,形象生动;段落排比,条理清楚;短语排比,排铺物象;设问排比,引起思考;反问排比,不容置疑,对比排比,突出中心(具体参照修辞赏析,但要结合论点的内容谈)(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A、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B、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章句子支撑来分析,否则就是空穴来风!

例: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08年哈尔滨中考) 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语言有什么特色? 答案:(若三者并答)通过举例论证,运用排比列举多个事实论据,有力证明了在绝境中成功者能突破思想的束缚,超越常规,创造奇迹,使立论大气磅礴,无懈可击,更有说服力。

(三)说明文常见答题及技巧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8、作者是怎样说明某某事理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怎么说明?就等于是问?用什么方法说明和说明过程?)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7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词的意义 + 内容+ 作用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类型6、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 对策:说明方法 + 对应作用 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类型7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和作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答题时得具体些。

对策: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季节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按照××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2、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3、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要抓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描写句、疑问句等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例: 运用我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堰塞湖形成前后的对比分析,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大体确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的溃坝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09泰州市《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

8

a、请说出第4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c、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d、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解题规律:字面义+语境义+去除后的语境义 答案:a、“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b、不能。因为这个词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c、如果去掉,表示遥感技术、对比测定很准确,与事实不符。“大体”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说明对象:从题目入手,内容概括。一般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老师寄语——要想做好现代文的阅读题,除了按一些常规的表述方式答题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平时多阅读,多领悟,多书面和口头表达。这样理解和表达能力才能提高!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抓住几个核心词概括 找关键句浓缩  1.记叙文段意: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论点或分论点从题目、首句、首段、尾段,句中 找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B、文体问题类 (一)记叙文常见答题及技巧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文章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方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